美國商務部於14日宣布,將撤銷拜登政府時期提出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徹底放棄原定於本月15日實施的AI晶片出口三級管制架構。新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正計劃徹底重寫出口規則,並將以「更具包容性和靈活性」的方式,與各國個別協商取得AI晶片的條件,確保美國在全球AI競賽中持續領先。
該《AI擴散規則》原旨在限制美國AI晶片出口至全球大多數地區,並根據國家安全等級劃分出口管制等級,當中包括阿聯、沙特、印度、波蘭等國,被歸為「二級」或「三級」國家,需經美國政府嚴格審批才可取得先進晶片。此規則自去年拜登任期最後一週推出以來,遭遇廣泛批評,包括輝達、甲骨文等科技巨頭與多個盟國紛紛表達不滿,認為該措施嚴重阻礙創新並破壞外交關係。
商務部表示,現行規則已不符合美國利益,損害與盟友的信任與合作。新政策將以「大膽且包容的策略」為核心,協助值得信賴的國家發展AI技術,同時防止先進技術落入對手手中。
儘管撤銷全球性管制架構,但針對中國的限制措施並未鬆綁,反而更趨嚴格。美國商務部強調,未來將發布監管指引,明確指出:「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Ascend)AI晶片即違反美國出口規定。同時將對美國AI晶片被用於訓練或推理中國AI模型的行為進行警告,並要求美企強化供應鏈監控。
與各國個別談判
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未來數月將重點與沙特、阿聯、印度、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國家磋商雙邊晶片合作協議。相關協議內容可能涉及投資承諾、安全標準、供應鏈透明度等,藉此形成「技術夥伴圈」,既保障美國核心利益,又維持對抗中國科技擴張的戰略優勢。
彭博指出,儘管撤銷《AI擴散規則》代表美國對大多數國家的出口管制鬆綁,但不等於對中國讓步。2022年以來,美國已多次升級對華半導體限制措施,最新一次則是在今年4月通知輝達無限期限制其對中國出口「特供版」H20晶片。中國企業隨即轉向以華為為首的本土晶片方案,推動國產AI晶片加速替代。
加強晶片審查
此外,商務部未來也可能對過去曾轉售晶片給中國的第三國施加懲罰性限制措施。知情人士指出,馬來西亞、泰國等亞洲國家將是優先審查對象。若相關國家無法提供足夠的保障,可能被納入限制清單,甚至影響其獲得美國技術的資格。
美方新策略雖為許多國家帶來更大合作空間,但亦增添全球企業面對的政策複雜度。一旦雙邊協議數量激增,企業將需遵循不同國家的合規條件,恐大幅提高成本與不確定性。
特朗普政府放棄全球一刀切的管制方式,轉而推動靈活的雙邊協議與重點打擊,顯示其在強化對中國科技圍堵的同時,試圖維持與全球AI生態圈的戰略合作。未來幾個月的雙邊磋商成果,將決定美國能否順利構築起新一代技術聯盟,鞏固其AI霸主地位。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