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部揭境外間諜竊取稀土圖謀

兩大偷運手法曝光
21/07/2025
30593
收藏
分享
兩大偷運手法曝光
兩大偷運手法曝光

中國國家安全部近日披露,近年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頻繁企圖策反境內不法分子,透過寄遞手段竊取中國稀土相關物項,嚴重威脅國家資源安全與整體安全利益。中國稀土產量、儲量、出口量均居全球首位,其稀土資源被譽為「工業黃金」、「新材料之母」,具有明顯軍民兩用特性,是國家戰略性資源。國家安全部披露,近年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企圖策反境內不法分子,竊取中國稀土運出口。(網絡圖片)國安機關強調,將深入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依法打擊所有滲透破壞和竊密行為。 (網絡圖片)

根據央視報導,某國無法自主提純稀有金屬,長期透過多種方式進行囤積與輸入。中國國安部掌握證據後,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展開行動,成功截斷非法出口渠道,保障資源與國家安全。

國安部指出,部分外國機構和企業為繞過中國對稀土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採取兩大偷運手法:一是偽報品名,瞞天過海。不法分子將稀土偽裝為非受控物品,或偽造技術指標與成分含量,例如將高純度鏑、鋱等稀土元素申報為鐵合金、鎳粉、焊錫膏或耐火材料等低價普通商品,意圖逃避出口限制。二是夾帶私貨,偷樑換柱。不法分子將未申報的稀土隱藏於正常貨物中,例如將稀土粉末摻入瓷磚原料、灌入塑料模特或礦泉水瓶,再以機械零件、合金配件等模糊標籤名義試圖輸出,混淆視聽。

偽造「非中國原產」標籤

報道亦指出,部分境外勢力透過更換包裝、偽造「非中國原產」標籤進行轉口,或採用快遞分批、多次小量、改換運輸管道等方式,企圖掩人耳目輸出稀土資源。這些行為涉及隱蔽性強、手段多樣、行跡難以察覺,對中國形成實質性威脅。

中國國安機關強調,將深入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與相關部門密切協作,依法打擊所有滲透破壞和竊密行為,堅決守住關鍵礦產資源的安全防線。國安部也呼籲廣大公民積極參與維護國家安全,如發現可疑線索,應及時透過12339舉報電話、網路平台、微信公眾號或向當地國安機關舉報。

內蒙古發現新型稀土

據外電引述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目前全球稀土資源主要集中於中國(35.2%)、越南(17.6%)、俄羅斯與巴西(各16.8%)、印度(5.52%)、澳洲(3.2%)與美國(1.44%)等七國。其中,中國在產能與產業鏈上居於壓倒性優勢,稀土亦成為中美科技與貿易對抗中的關鍵籌碼之一。多年來,北京已實施多項出口管制政策,將稀土作為反制手段之一。

此外,中國稀土研究再獲新突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內蒙古自治區地質調查研究院,近日宣布發現一種新型稀土礦物,命名為「釹黃河礦」。該礦物富含釹元素,對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與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重要意義,預示中國在稀土資源自主化與技術領域將持續領先。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