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融合持續深化,澳門居民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生活就業狀況備受關注。近日,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與橫琴創新發展研究院最新聯合發佈了《澳門居民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生活就業的調查分析報告》。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生活就業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還有哪些「小糾結」?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曾遙攝)
橫琴天沐河。(曾遙攝)
橫琴創新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許文傑表示,澳門居民對合作區的創業就業環境和生活居住環境滿意度均超過80%,港澳居民在合作區的跨境執業專業人士已達1,599人,越來越多澳門人才參與合作區建設,推動了從「生活在橫琴」到「建設橫琴」的轉變。
這一資料直觀地體現出合作區對澳門居民的吸引力正不斷增強。但深入剖析,記者還是梳理出一些值得合作區相關部門思考的問題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
首先是橫琴生活配套仍有待完善,日常生活高頻剛需場景較為缺乏。其次是交通與通勤效率有待提升,公共交通銜接仍有不順暢或班次不夠密集。最後,澳門居民在合作區享受趨同於澳門政務服務環境還有待優化。
聚力打造趨同澳門優質生活圈
如何解決澳門居民心中的「小糾結」,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實現生活與就業的雙重發展?澳門婦聯總會副理事長呂綺穎認為,合作區可聚焦「社會保障精准適配、生活出行無縫銜接、民生規則銜接融合」三個方向,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
交通通關方面,持續完善合作區道路交通綜合協調治理系統,優化合作區現有公交線路,增加琴澳跨境巴士班次,推動「琴澳交通」互聯互通;探索放開入出合作區的澳門單牌車可進入廣東省其他區域;不斷簡化澳門居民通關流程,進一步拓寬「常旅客通道」,優化澳門居民通關體驗。
住房方面,建立多層次、階梯式住房保障體系,增加人才公寓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最大限度滿足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進一步完善「澳門新街坊」項目配套,推動其物業、水電費參照澳門標準,並提供一定網路補貼。
民生規則銜接融合方向,呂綺穎則表示,要將更多澳門社會公共服務標準銜接延伸至合作區,進一步推動合作區深度對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
醫療方面,進一步擴大「澳門新街坊」衛生站服務的範圍,並參照澳門衛生中心的模式運營,提供趨同於澳門的醫療服務。
此外,探索與澳門「一戶通」對接互認,推動琴澳兩地政府服務資訊化系統對接、資料共用,促進政務服務銜接深度融合,讓澳門居民在合作區享受「無差別」的政務服務。
相信在琴澳攜手努力下,橫琴也將成為澳門居民真正的第二家園,書寫琴澳融合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