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引發真偽爭議的青海「秦始皇遣使採藥昆侖刻石」有了最新結論。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蹟司司長鄧超昨日表示,經多次實地勘察及實驗室檢測,確認該石刻製作於秦代,並定名為「尕日塘秦刻石」,成為目前唯一存於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石刻。
事件源於今年6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員仝濤在《光明日報》發文披露,考古人員在青海省瑪多縣北岸發現一處37字摩崖石刻。刻文記載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派遣五大夫翳率領方士,前往昆侖山採摘長生不老藥。消息公布後,引發部分學者質疑,認為在高原嚴寒環境下,石刻歷經兩千年風化仍清晰可辨,與自然規律不符。
國家文物局隨後展開調查。鄧超指出,調查分別於6月13日與7月15日進行,檢測顯示石刻岩性為石英砂岩,耐磨性高、抗風化強;刻字區與未刻字區元素成分差異不大,且未檢出鎢、鈷等金屬元素,排除使用現代合金工具偽造的可能。由此確定該石刻確屬秦代遺存。(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