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湧現大量「長壽秘訣」影片

NHK揭AI造假 照做恐造成危害
22/09/2025
4236
收藏
分享
NHK揭AI造假 照做恐造成危害

近來,YouTube上大量標榜「長壽祕訣」與「心臟病治療法」的影片瘋傳,吸引大批點閱。影片中的人物多身穿白袍,自稱「大學醫院前部長」、「81歲現役心臟病權威」、「百歲名醫」等,營造權威醫師形象。然而,日本放送協會(NHK)調查發現,這些「醫師」多數查無此人,疑似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捏造,內容不僅缺乏醫學根據,甚至可能對觀眾造成危害。

NHK調查逾100支影片,播放次數多達數萬至50萬不等。經檢視其中50名自稱醫師的人物,約六成名字未出現在官方醫師查詢系統內;部分影片標榜任職過的醫院,也完全否認曾有該員工。這些影片雖包裝精美,卻缺乏任何真實醫療背景,呈現出「假專業、真博眼球」的特徵。

固定套路 內容錯誤危險

調查發現,影片幾乎採用相同模式:一名白袍人物面對鏡頭,以權威口吻分享「長壽祕密」、「預防心臟病妙方」等訊息,看似可信,實則漏洞百出。更嚴重的是,部分影片給出的建議完全錯誤。例如,有影片聲稱「胸口痛時應立刻咀嚼抗凝血藥物」。東邦大學醫學部教授中村正人指出,若病因並非心肌梗塞,這種做法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他批評這些影片「誇大疾病恐懼,讓人混亂焦慮,真正的危險是有人照做」。

AI生成痕跡明顯 恐為牟利工具

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教授越前功分析,這些影片特徵顯示高度疑似由AI生成:語音合成生硬,白袍扣子位置奇怪,臉部輪廓模糊,加上影片大量出現相似片段,幾乎可以確定是假醫師內容。他認為,製作者的主要目的可能是利用人們對疾病的恐懼感,吸引用戶點閱,藉此賺取廣告收入。

越前功提醒,觀眾若發現影片反覆使用相同片段、聲音聽起來不自然,就要保持警惕。他呼籲大眾建立「這可能是AI假資訊」的警覺心,不可盲目信任,更應主動查證資訊來源。

當局警告:或違反醫師法

日本厚生勞動省則嚴正警告,若非醫師卻假冒醫師名義提供醫療資訊,可能觸犯《醫師法》。官方提醒,民眾獲取健康與醫療資訊時,應以醫院、醫師協會或公共衛生機構等可信來源為準,不要輕信網路上標榜「神奇秘訣」的影片。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