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卡利帕特里亞在2008年元旦凌晨發生規模僅-0.53的微震,幾乎無人察覺,但如今這類微弱地震正因人工智能(AI)的進步而被「看見」。過去七年,AI影像識別技術已幾乎完全自動化地震學中的核心任務——地震檢測。這些模型能在嘈雜城市環境中辨識出比人類分析師更細微的震動,為了解地球構造及災害預測開啟新局。
地震學家凱爾·布拉德利(Kyle Bradley)形容,使用AI檢測就像「第一次戴上眼鏡,看見了樹葉的細節」。AI模型利用大量標記數據訓練而成,如史丹佛地震資料集(STEAD),可在普通電腦上高速運算,並在未收錄地區同樣保持準確。它能自動識別不同震波的到達時間,協助推斷地層結構,比傳統演算法更精確。
AI不僅降低地震分析的時間與成本,也在火山活動與地殼變動研究中展現潛力。雖然目前仍無法預測地震,但科學家普遍認為,AI已在地震檢測領域取代人工分析,成為理解地球內部運動的重要工具。(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