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連鎖咖啡烘焙品牌 85度C 近日被曝在內地多地接連關店。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多家門店陸續停止營業,引發市場對品牌經營狀況的關注。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表示惋惜,擔心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
據《澎湃新聞》報道,85度C杭州一間門店員工表示,該店將於10月15日結束營業,儲值卡仍可在其他門店使用或辦理退款。若儲值超過一年,退款需約一個月後入賬。員工強調,「公司所有門店均為直營,閉店是總部統一安排。」在南京,新街口等核心商圈的多家店鋪也已結束營業。店員透露,關店主因租金高企與租約期滿,加上附近餐飲區競爭激烈。不過,公司正在當地尋找新址,計劃重啟新店。上海部分門店則表示,關閉主要因租約不續或經營調整所致,儲值卡可全國通用。
根據第三方平台「窄門餐眼」數據,截至9月中旬,85度C在中國共有 659家在營門店,其中中國台灣超過200家。自2023年起,品牌在中國的開店速度明顯放緩。
母公司美食-KY(85度C上市主體)於10月9日公告指出,為應對市場變化並優化營運規模,董事會決議調整中國大陸市場策略。針對持續虧損或表現不佳的地區與門店,公司將有序關閉部分業務,同步優化生產物流與後勤資源配置。公告表示,調整完成後,預計整體資源運用效率將明顯提升,並在中長期內增進股東回報與企業價值。
五年來最大規模調整
《台灣經濟日報》引述美食-KY表示,此次為近五年來最大規模調整,預計 全年關店超過40家,佔內地總門市數逾一成。截至今年6月底,85度C在中國共有441家門市,較年初減少21家。公司上半年大陸市場虧損約2億元人民幣,若不調整結構,2025年虧損可能擴大至4億元。美食-KY指出,大陸業務2021年仍維持盈利,但自2023年下半年轉虧,2024年虧損進一步擴大,去年虧損已接近4億元。公司期望透過此次收縮,集中資源於高效區域,為未來重返盈利奠定基礎。
根據85度C官網,公司將依各地市場調研及商圈特性,精準制定行銷策略,核心市場仍會穩步展店,釋放規模效益;而對經營效率偏低的商圈,則建立明確的退場機制,以保持品牌靈活度與資源效率。
儘管85度C調整引發市場討論,但中國烘焙市場整體仍維持增長趨勢。紅餐產業研究院《烘焙品類發展報告2025》指出,2025年中國烘焙市場規模有望達 1,160億元,截至今年5月,全國烘焙門店達33.8萬家,其中華東地區占比最高(35%),其次為華南、華中、西南與華北地區。報告顯示,2024年行業開店率與閉店率分別為37.1%與34.2%,反映市場正處於動態調整期。
近年多個老牌與新興品牌同樣面臨洗牌壓力。克莉絲汀、熊貓不走、勿理堂等相繼倒閉;虎頭局、墨茉點心局、皇家美孚等品牌也大量收縮門店。與此同時,一批主打精品化、強調「產品創新」「品質原料」與「視覺美學」的新品牌崛起,吸引年輕消費者青睞。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