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三季度外貿規模達3.36萬億元 

AI與電子信息產業成新引擎
21/10/2025
7825
收藏
分享
AI與電子信息產業成新引擎

據深圳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外貿表現穩健,進出口總值達3.36萬億元人民幣,繼續穩居中國內地外貿城市首位,並實現同比增長 0.1%。其中,出口2.04萬億元,進口 1.32萬億元,進口增速達 8.4%,顯示出在全球經貿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深圳外貿結構持續優化、韌性十足。

深圳海關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外貿主要呈現五大亮點:一是一般貿易占比過半,保稅物流保持強勁增長。數據顯示,深圳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 1.81萬億元,佔總值 53.8%,展現了深圳產業鏈自主性與供應鏈穩定性。同期,保稅物流進出口 9024.3億元,增長 8.7%,佔 26.8%;加工貿易進出口 6356.4億元,亦微增 2.1%。保稅物流的快速增長,反映出深圳作為區域轉運與再出口樞紐的重要地位進一步提升。

二是民營企業仍為外貿主力,外資企業保持高增速。前三季度,深圳民營企業進出口 2.32萬億元,佔全市總額的 68.9%,體現民營經濟的強勁活力。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 9268.8億元,同比大增 12.7%,佔 27.6%;國有企業進出口 1176億元,基本持平。分析指出,這一結構反映出深圳對外資環境的吸引力持續增強,跨國企業加速佈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對港台地區出口上升

三是主要貿易夥伴結構穩定,與多地往來增勢明顯。深圳對前十大貿易夥伴合計進出口2.63萬億元,同比增長 2.2%,佔總額近 78.3%。其中,對香港、台灣、歐盟、韓國、日本、墨西哥等主要市場均保持良好增長,分別上升 8.6%、16.2%、2.4%、8.2%、17.3%、1.6%。

其中,對台灣與日本的貿易增幅尤為突出,主要受半導體與高端製造業供應鏈互動加強的推動,顯示深圳在亞太電子產業鏈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節點角色。

四是電子信息與新興產業出口表現強勁。作為深圳的支柱產業,電子信息產品出口依然領跑。前三季度,機電產品出口達 1.54萬億元,同比增長 4.5%,佔全市出口總值的 75.7%。其中,電腦及零部件、音視頻設備出口分別達 2366.5億元與 675.3億元,增幅分別為 10.6% 和 6.3%;集成電路出口更大增 40.3% 至 1794.3億元。

此外,新興產業出口也持續成長:鋰電池出口增長 36.6%,3D打印機增長 14%,醫療器械增長 5.3%。分析認為,這反映出深圳在新能源、智能製造與醫療科技領域的全球競爭優勢正快速擴大。

電子零部件需求旺盛

五是AI推動高科技進口快速成長,電子零部件需求旺盛。受人工智能、大數據與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帶動,深圳進口高科技產品規模顯著提升。前三季度,進口機電產品 1.08萬億元,同比增長 10.7%,佔進口總值的 81.4%。

其中,進口集成電路 5917.5億元,成長 17.7%;以顯卡與伺服器為主的電腦零部件進口 2229.6億元,激增 24.3%。深圳作為AI伺服器與智能終端組裝重鎮,對高端晶片與伺服器配件的需求持續升溫。

同時,深圳進口農產品 752.3億元,同比上升 9.3%,其中糧食與水產品進口分別飆升 117.6% 與 34.2%,顯示市民消費結構升級與多元化食品供應鏈的穩定運作。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