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空氣保持前列

生態環境持續領跑全國
22/10/2025
3671
收藏
分享
生態環境持續領跑全國

珠海市生態環境局新聞發布會公布,2025年1至9月,珠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總體空氣質量及PM2.5濃度均位列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前列,六項大氣污染物全面達標。地表水環境質量穩定,五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及九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土壤環境安全狀況總體穩定,危險廢物管理規範有序。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珠海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2020至2023年,珠海已連續四年在廣東省環境保護責任及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

珠海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牢牢守護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珠海空氣質量穩定優良,PM2.5平均濃度繼續保持低位;水體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所有國考斷面及飲用水源地達標率均達100%;土壤污染防控有力,危險廢物管理體系完善,監管全鏈條覆蓋、規範運行。

「美麗中國」珠海實踐全國領先

作為全國「十四五」期間推進生態環境重大工程的12個正面典型案例之一,「美麗中國」珠海實踐是廣東省唯一入選項目。珠海創新提出以重大工程建設為抓手,在全省率先開展地方實踐,目前項目總數已增至221個,總投資69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40億元。

這些項目覆蓋生態修復、污染防治、清潔能源與低碳產業等領域,不僅完善了環境基礎設施,也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華南地區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項目——高欄終端CO₂回收利用產能建設配套項目已於2024年8月在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投產,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萬噸,為粵港澳大灣區低碳轉型提供樣本。

創新治理體系 打造「寧靜城市」樣板

珠海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創新完善。市生態環境局通過落實六大創新舉措,包括完善工業污水服務體系、建立動態評估機制、探索多渠道污水資源化利用模式等,已完成565家排水戶、552家工業企業、296個排污口及429.8公里管網排查。富山工業園的治理經驗入選生態環境部典型案例。

同時,珠海在全國率先構建「寧靜城市—寧靜區域—寧靜細胞」三級噪聲治理模式,推出全國首個市級噪聲防治部門分工方案,並出台地方性政策「聲十條」,科學優化聲環境功能區劃。通過划定噪聲敏感建築集中區並試點「寧靜小區」,城市噪聲投訴量顯著下降,2025年較去年同期減少24.06%,居民滿意度超過95%。

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表示,珠海正以「美麗中國」地方實踐為引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未來,珠海將繼續聚焦綠色轉型與科技創新,深化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

從藍天白雲到碧水青山,從寧靜社區到低碳產業,珠海正以高水平生態治理助力高質量發展,持續書寫「美麗中國」的珠海篇章。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