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價在經歷連月飆升後急劇轉向,錄得逾十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白銀期貨亦同步暴挫逾8%,為2021年以來最嚴重跌勢。儘管市場短期情緒轉弱,但多數華爾街機構仍認為,此次下挫屬於升勢中的「健康回調」,金價長線依然有望再創新高。
多數華爾街機構仍認為,此次金價下挫屬於升勢中的「健康回調」,金價長線依然有望再創新高。(網絡圖片)
分析指出,金價暴跌背後有三大驅動因素。首先,多項技術指標顯示金價早已處於超買區,市場累積了龐大的短線獲利盤。其次,中美貿易緊張關係近來出現緩和跡象,避險需求降溫。第三,美元指數轉強,使得持有非孳息資產如黃金的機會成本上升。
Trade Nation高級市場分析師David Morrison 指出,金價上周多次嘗試突破每盎司4,400美元均遭遇阻力,「本輪下跌或是必要的技術性調整,下方關鍵支撐位在4,000美元,但若買盤於4,200美元再度進場,也可能提前止跌。」
健康整固抑或趨勢反轉?
Saxo Bank商品策略師Ole Hansen認為,過去兩個交易日的回落屬於「正常現象」,市場在經歷快速上升後需要時間整固。「這將檢驗黃金升勢的韌性,但在基礎買盤支持下,跌幅不會太深。」
不過,彭博宏觀策略師Tatiana Darie則提醒,動能減弱終將使買盤轉為賣盤。「雖然目前ETF持倉尚未達歷史高點,理論上升勢可延續,但若未來美國經濟數據顯示更強勁,金價可能出現更大幅回吐。」
投機情緒高企 期權交易創新高
近週金市波動加劇,投機活動明顯升溫。上週四及週五,與全球最大黃金ETF掛鉤的期權交易量各自突破200萬張,雙雙刷新紀錄。Sevens Report創辦人Tom Essaye對《Yahoo財經》表示,這些波動「只是升勢中的小顛簸」,他強調通脹仍高企、實質利率偏低、地緣政治風險及美國政府停擺等因素仍為金價提供支撐。
花旗:支撐位4,000美元
花旗研究主管Maximilian Layton指出,隨著美國政府結束停擺與中美達成協議的預期升溫,未來兩至三週金價或進入整固期。花旗維持中期金價目標每盎司4,000美元。
儘管短線受壓,多數機構對明年乃至中長期金價仍維持看多立場。美銀分析師重申「買金」建議,預測金價在2026年年中可升至每盎司6,000美元;高盛亦將2025年底金價預測由4,300 美元上調至4,900美元;摩根大通更看好金價至2029年觸及6,000美元。
MarketGauge首席策略師Michele Schneider 指出:「真正能終結黃金升勢的,只有美國突然大幅削減債務或全球局勢全面和平。除非這兩項情境發生,黃金仍將維持長線牛市。」
自8月中以來,金價在各國央行持續買盤與ETF資金流入推動下累計上漲約28%。投資者普遍視黃金為對沖法定貨幣貶值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主要資產。
目前COMEX 12月期金最新報每盎司約4,051美元,單日跌幅1.4%。專家普遍預期,在回測4,000美元支撐後,隨避險需求再起與資金重新流入,金價有望重拾升勢,延續長期牛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