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避險情緒高漲、金價屢創新高之際,前「債券天王」、美國傳奇投資人比爾‧葛洛斯(Bill Gross)發出警訊,指出黃金漲勢已脫離基本面,成為一種「動能/迷因資產(momentum/meme asset)」,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暫緩入場。他同時警告,美國區域銀行問題猶如「蟑螂」般難以根除,恐繼續衝擊股債市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合理水準應回升至4.5%。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數據,美國債市本周大漲,避險買盤湧入使10年期公債殖利率急挫47個基點至4.006%,週四(16日)盤中一度跌破4%,創下2025年以來新低;2年期殖利率也下滑至3.463%。在市場憂慮美中貿易摩擦升溫、美國區域銀行壞帳惡化及經濟放緩的背景下,投資人轉向黃金與美債避險,使殖利率進一步承壓。
然而,葛洛斯在社交平台X上指出,美債殖利率「不該低於4%」,考慮到龐大的債務供應與持續擴大的財政赤字,即使美國經濟增速可能降至約1%,合理水平仍應更接近4.5%。他警告,美國區域銀行體系的問題如同「蟑螂」,「當你看到一隻,背後可能還有更多」,顯示銀行體系潛藏風險尚未完全暴露,未來仍可能對金融市場造成壓力。
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也在近期發表類似憂慮,指出汽車零件供應商First Brands與次級車貸業者Tricolor相繼破產,已波及部分銀行,恐引發更廣泛的信貸風險。
與此同時,黃金價格近來連續上攻,成為全球市場焦點。根據國際報價,本月17日為連續第4個交易日創新高,盤中一度突破每盎司4,300美元(約新台幣13萬1,814元),周線漲幅逼近8%。黃金強勢主要來自地緣政治緊張、美元走軟、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以分散外匯儲備,以及亞洲實體需求強勁等因素。
但葛洛斯認為,金價飆升已偏離理性,「如今的黃金更像是一種動能或迷因資產」,是由市場情緒與投機資金推動,而非基本需求。他直言:「如果你想持有黃金,最好等一等。」
金價雖在17日創歷史新高,但隨後回吐漲幅,現貨金終場收跌2.6%,報每盎司4,211.48美元,周漲約5%。分析指出,隨著投資人認為美國區域銀行問題屬局部事件,且美中關稅談判出現轉圜、美元反彈,部分避險資金獲利了結離場。
截至目前,今年金價累計漲幅已超過64%,主要受全球地緣風險升溫、美聯儲(Fed)降息預期、以及黃金ETF資金流入等多重因素推動。分析師認為,若Fed未如預期大幅降息,金價或將面臨修正壓力,但長期而言,金價仍受結構性避險需求支撐。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當前美債與黃金的同步上漲,反映市場對美國經濟放緩與金融風險的雙重反應,但在美元回升與利率不確定性升高的情況下,短線波動恐加劇。葛洛斯的警告意味著,當前避險行情或已過熱,投資人追高須謹慎,金價與債券殖利率的未來走勢,仍將取決於通膨與政策變化的交互影響。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