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再度改寫歷史。美國時間10月29日開盤後,英偉達市值正式突破五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跨入「五萬億俱樂部」的企業,領先微軟等巨企超過一萬億美元。這場市值狂飆的導火線,正是執行長黃仁勳在最新GTC大會上一口氣拋出的15項重大合作與投資計畫,為全球AI產業投下震撼彈。
黃仁勳在發表會中宣布,英偉達AI晶片的訂單金額已達5,000億美元,並將與美國能源部合作建設七台超級電腦。他同時揭露一連串跨產業合作:從與諾基亞(Nokia)簽署10億美元股權投資、共建6G AI運算平台「NVIDIA ARC」,到與T-Mobile、思科(Cisco)打造美國首個6G AI原生無線堆棧;再到與微軟(Microsoft)、OpenAI、禮來(Eli Lilly)、Uber等科技與生醫巨頭的深度合作,幾乎涵蓋AI應用的全產業鏈。
在量子計算領域,英偉達推出全新NVQLink技術,可將量子處理器與GPU超級電腦無縫連接,用於量子糾錯與AI演算法協同運算;目前該技術已獲得17家量子晶片製造商與5家控制器供應商支持。英偉達還宣布推出兩套面向能源與科研的AI超算系統:「Solstice」與「Equinox」,分別配備10萬與1萬顆Blackwell GPU,預計202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再次否認AI泡沫
此外,英偉達展示了多項硬體創新,包括BlueField-4數據處理晶片、IGX Thor邊緣AI平臺、以及支援液冷的AI伺服器機架——據稱建構1吉瓦級數據中心需要8,000個機架,每個重達兩噸。公司並發佈GB200 NVL72 AI超級計算機,在效能與能耗效率上均較前代提升10倍。英偉達也在自動駕駛領域推出L4級平臺Hyperion 10,並與Uber合作,計劃自2027年起將其全球自動駕駛車隊擴至10萬輛,進一步鞏固其在AI交通網絡中的領導地位。
這場幾乎涵蓋AI產業全景的發表會,被業界譽為「AI春晚」。黃仁勳在舞台上高舉由72塊GPU組成的NVLink晶片盾牌,象徵「算力革命2.0」正式開啟。他明確回應外界對AI泡沫的質疑,強調:「AI不是應用,而是一種新的計算方式。」他指出,隨著企業願意為AI模型付費,算力基礎設施的高投入是合理的,「我不認為我們正處於AI泡沫中。」
單日市值激增2,300億美元
黃仁勳並展示了英偉達的GPU產品路線圖:從目前全面量產的Blackwell架構,到明年將推出的Vera Rubin超級GPU,再到後續的Feynman架構,展現出清晰的「AI算力演進三部曲」。他透露,Rubin晶片已完成實驗室測試,最快明年量產,並強調「這不僅為AI設計,也將服務於科研與能源領域」。
在AI技術藍圖之外,黃仁勳也將英偉達定位為「AI時代的基礎設施提供者」。他指出,未來的數據中心將轉型為「AI工廠」,專門生產智慧單元(Token),而非僅執行通用運算。「AI是會用工具的工人,」他說,「AI的可及性正在重塑整個經濟結構。」
市場對英偉達的「春晚級發表」反應熱烈。美股當天,英偉達股價盤中多次刷新紀錄,終場上漲約5%,收報207.04美元,市值達5.03萬億美元,單日市值激增2,318億美元。分析師指出,英偉達市值自7月突破4萬億美元後僅三個月再創新高,反映投資人對AI長期需求的信心與市場對其壟斷地位的追捧。
據路透社估算,黃仁勳持股價值約1,792億美元,已躋身全球第八大富豪。他出生於台灣、9歲移民美國,自1993年創立英偉達以來帶領公司從繪圖晶片製造商蛻變為全球AI產業的中樞。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