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20號「換船返航」

三宇航員平安歸來
16/11/2025
3001
收藏
分享
三宇航員平安歸來

因返回艙舷窗遭太空微小碎片撞擊並出現裂紋,原定11月5日返回地球的神舟20號航天員乘組,在天宮太空站臨時滯留九天後,最終於11月14日下午搭乘神舟21號返回艙平安著陸。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讓航天員以「換船」方式返航,顯示中國在應急判斷、備份能力與任務調度上的快速反應,也讓神舟20號乘組在軌駐留的 204 天成為中國單個乘組任務時間的新紀錄。

新華社報道指出,任務延期源於例行檢查時發現神舟20號返回艙的一塊舷窗玻璃出現細微裂紋。雖然裂紋不大,但經工程團隊評估後仍不符合載人安全返回標準,若逕行返航將存在風險。為確保三名航天員的生命安全,任務指揮部最終選擇啟動極少國家具備的方案——改用另一艘已停靠於太空站的神舟21號返回艙載人返地。工程師周亞強形容這項決定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也象徵中國多年建立的「滾動備份」制度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11月14日下午4時40分,載著陳冬、陳中瑞與王傑三名航天員的神舟21號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穩定著陸。航天員出艙後身體狀態良好,現場醫療與回收團隊迅速完成初步檢查。陳中瑞出艙時還特別向工作人員揮手致意,氣氛溫馨。國家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神舟20號返回艙將留在太空站持續接受評估,並為後續舷窗結構改良提供第一手數據。

陳冬在軌超400天創紀錄

這次任務也為中國載人航天史寫下多項新的紀錄。神舟20號乘組在軌駐留達 204 天,刷新了中國單個乘組的最長任務時長;陳冬憑藉三度執行神舟任務,累計在軌時間超過400天,成為中國在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此外,由於神舟21號的返回艙已投入此次任務,目前在太空站執行任務的神舟21號乘組,成為中國空間站啟用以來首個暫時沒有常備返回艙作為逃生艙的乘組。外界原本預期會先發射神舟22號、讓新飛船完成對接後再安排乘組撤離,以滿足國際通行的「兩艘可隨時撤離飛船」原則,因此本次直接換船返航的安排被部分觀察者視為「出乎意料」。航天評論者陳藍指出,由此推測神舟20號舷窗裂紋本身的風險並不高,而神舟22號即將發射,能迅速補上安全冗餘,因此整體風險仍在可控範圍。

204天太空任務

204天的太空任務中,神舟20號乘組完成四次出艙活動,包含安裝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優化艙外平台設備與多次艙內實驗。他們協助提升空間站長期運行的安全性,也為後續更高效率的太空行走奠定基礎。在返航後最受外界好奇的「第一頓地球餐」方面,三名航天員享用的熱食包括紅燒牛肉拉麵、羊肉湯、小米粥與番茄牛腩,搭配饅頭、花卷及水果,既強調營養均衡,也保留家鄉味,象徵著對航天員的慰勞與歡迎。

與航天員同乘返回地球的還有四隻太空小鼠。科研人員透露,小鼠在天宮太空站很快適應失重環境,能自主吃食、喝水與睡眠,甚至拍到牠們懸浮睡覺的可愛畫面。返回地球後,小鼠將被置於專用運輸盒,提供柔軟墊料與熟悉的飼料,協助牠們從微重力狀態恢復,並開展後續科研分析。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表示,神舟22號將在合適窗口發射,確保太空站任務的安全備份機制恢復完整。此次換乘返航不僅成功化解了潛在風險,也再度展現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的成熟應急能力,標誌著中國空間站進入更加穩定、成熟的應用與發展階段。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