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政府公布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後,經財司範疇各項工作已有序展開。報告中強調要豐富中葡平台功能,發揮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精準聯繫人」的角色。同時,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全面推進,中葡平台的輻射力與影響力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拓展機遇。
橫琴中葡中心的新舉措
橫琴中葡中心建設是澳門發揮中葡平台作用的重要支點。中國葡語(西語)國家經濟貿易服務中心今年初開始籌建,旨在加強中國與葡語國家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提供包括會計、法律、諮詢各方面服務。
金融合作成為中葡平台建設的新亮點。澳門計劃建立常態化的人民幣與葡語國家貨幣互換機制,利用澳門貨幣互換機制和人民幣清算優勢,向葡語系及西語系國家推廣澳門的債券市場。
中小企面臨挑戰
儘管中葡平台建設穩步推進,澳門中小企業卻面臨一系列發展困境。全球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從二○一○年的六點二年縮短至二○二四年的四點八年,反映出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生存壓力。在澳門,中小企業面臨著融資難、用工難、同質化競爭的三重挑戰。
產品同質化問題在澳門中小企業中尤為突出。滿大街的牛雜店、手信店賣着差不多的產品,讓旅客難以留下深刻印象。數字化轉型滯後更制約了中小企業發展。戴爾聯合IDC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數字化水平最高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可達到13.3年,大幅高於中小企業平均生命周期。
澳琴聯動帶來新機遇
截至今年七月底,橫琴合作區澳資企業達7303戶,同比增長14.7%。
隨著橫琴中葡中心功能日益完善,澳門中小企業可藉助「澳琴一體化」的東風,通過參與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新興業態,將葡語國家產品引入大灣區廣闊市場。
這不僅是葡語國家產品「引進來」的通道,也是澳門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橋樑。

國際葡語市場企業商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梁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