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母乳哺育友善社會
08/02/2017
11416
收藏
分享
共建母乳哺育友善社會
共建母乳哺育友善社會

母乳餵哺好處多幾乎人人都知道,澳門嬰兒的母乳餵哺率亦高達九成左右,但礙於本澳相關配套設施不足,令哺乳媽媽出門多了無形限制,加上社會未能形成母乳餵哺的友善氛圍,特別在公眾場所哺乳往往被標籤,導致能堅持走完母乳育嬰路的媽媽少之又少。特區政府應借鏡鄰近地區經驗,盡快立法為母乳餵哺提供法律保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培養支持母乳餵哺的社會文化。

經過十多年的推廣,本澳的母乳餵哺率有明顯上升。據衛生局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母乳餵哺率僅55%,到2015年出生的嬰兒有5,700多名中,曾以母乳餵哺的嬰兒約佔88%,但以純母乳餵哺至四個月或以上則只有11%,反映本澳母乳餵哺率初始高,但持續性低。

本澳面向母乳餵哺的社區配套設施不足,是導致很多媽媽放棄餵哺母乳原因之一。本澳目前有《母乳餵哺室設備及管理標準指引》,讓公私營場所參考有關哺乳室的設立和管理,不過其以鼓勵形式為主,但無約束力。至於大型私人機構如賭場,部分亦設哺乳室,但整個賭場僅設一、兩間,遠遠未夠。

澳門作為旅遊城市,親子設備如哺乳室必須與時並進,可仿傚日本和香港做法,立法規定公共場所必須設置哺乳室,同時政府可立法規定上班餵哺時間,並鼓勵本澳公、私營機構積極參與,支持在職員工持續母乳餵哺新生兒。

由於配套設施不足,在公共地方餵哺母乳一直都是媽媽頭痛的問題,就算用哺乳巾遮蓋都難免引來歧視目光,部分媽媽甚至被迫到廁所餵哺孩子,這些歧視行為令她們向嬰兒哺乳的意慾大減,繼而選擇使用奶粉替代母乳。

特區政府應透過更多的宣傳推廣,促進社會大衆認同和支持母乳餵哺,可在教學課程中探討母乳餵哺的好處及社會上存在的偏見,另外,可通過製作教育短片,讓市民明白哺育孩子是婦女與生俱來的天職,不應因此而受到歧視; 同時政府亦可傚法台灣的《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立法禁止歧視母乳媽媽在公眾場所餵哺嬰孩。

自古以來,餵哺母乳是最正常不過的事,而母乳更是嬰兒理想的營養來源,只要官民協作,合力打破社會上現存的一些錯誤觀念,正確地認識母乳餵哺行為,相信澳門很快會成為一個哺育友善的社會,我們的下一代亦將擁有更健康的體魄。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