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駁渠致臭水橫流

內港淪水污染重災區
12/02/2016
56096
收藏
分享
內港淪水污染重災區
內港淪水污染重災區
內港淪水污染重災區
內港淪水污染重災區

澳門沿岸水質污染情況嚴重,黑沙環泥灘發臭、筷子基北灣大批魚類死亡,都為污染響起警號,其中以內港污染超標最嚴重。學者認為,污染主因是居民每日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非法駁渠直接排出大海,加上現時澳門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作,必須擴容,否則,難以發展旅遊休閒城市,更遑論是宜居城市。

澳門去年12月獲中央批覆明確水域管理範圍,有助推動海洋經濟發展,但環境保護局上月發表《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4》顯示,澳門沿岸水質有轉差跡象,部分監測點非金屬污染評估指數超標,黑沙環泥灘發臭、筷子基北灣大批魚類死亡,都為污染響起警號。

環保局上月發表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4》顯示,本澳沿岸水質轉差,其中以內港污染超標最嚴重。(陳駿騏攝)

有學者認為,澳門獲明確水域管理範圍後,有條件整治沿岸水質,短期內重整渠網、整治污染泥灘;長遠而言,澳門污水處理廠運作超負荷,才是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必須進行擴容。

澳門沿岸水質污染每況愈下,圖中黑沙環泥灘發臭、筷子基北灣大批魚類死亡等,都為污染響起警號。(周婉茵攝)

學者指出,將黑沙環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提升一倍,將可滿足澳門未來數十年人口及旅客增長,所產生的污水處理需求。(周婉茵攝)

12監測點半數超標

《報告》指出,衛生局資料顯示,2014年澳門沿岸水質,據國際標準,以1.00為標準值,12個監測點中,半數非金屬評估指數都超標,包括氹仔、外港、北安、黑沙環、內港、南灣,其中以內港污染最嚴重,超標近一倍,數值為1.94;沿岸水質亦較2013年差,除黑沙和堆填區,其餘十個監測點,非金屬評估指數數值,都較前一年上升,惟各監測點重金屬指數,則未有錄得超標,鉛、汞和鎳為濃度相對較高重金屬,情況與參考點相近,維持約0.5中等水平。

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解釋,非金屬污染指水中氨氮、葉綠素含量過高,令水體「富營養化」,最終導致泥灘被污染、藻類滋長令水中生物缺氧死亡,對生態環境構成危害,而造成污染原因,正是居民每日產生的生活污水。

他表示,澳門目前約有九成污水,經各污水處理廠處理,至於剩下一成,則由於非法駁渠處理即直接排出大海,如黑沙環、筷子基便是例子;另外,目前處理全澳超過七成污水的黑沙環污水處理廠,日均處理量早已逾15萬立方米,估算超標處理多兩成污水,污水根本得不到充分處理,日積月累下,水體情況只會愈來愈差。

《報告》建議減少因海上活動作業帶來污染,持續推進水質監測工作,完善對下水道管網監管,逐步將清、污合流系統改成清、污分流系統,持續進行污水處理設施的升級及優化工作等措施。

終極整治沿岸臭水 建大污水渠可破解

要扭轉沿岸水質日益轉差困境,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認為,目前已存在的泥灘污染、非法駁渠排污,解決難度相對不大,整治被污染泥灘,現行技術已毋須挖泥另行處理,而可直接在淤泥加入處理劑,做到在地無害化。

針對經非法駁渠,直接排放的污水,他指出,當局可先截流,再在向海排污口,修建一條大型污水收納渠,將污水送往污水處理廠處理。以筷子基北灣為例,據他了解,民署正建設新渠,將該處排放口污水,送往鄰近跨境工業區污水處理站處理,而方法同樣適用黑沙環、內港等污染嚴重地區,惟根本要對黑沙環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容,否則,即使建設新渠匯集污水,污水處理廠亦難負荷。他指出,將目前黑沙環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提升一倍,效果最為理想,預計可滿足澳門未來數十年人口及旅客增長,所產生的污水處理需求。在選址方面,他認為,原地擴容是最好方案,處理後的污水可直接經管道,送往新城A區作再生水廠之用,但澳門土地資源不足,要覓地再建污水廠,社會需要取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