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新宣布,其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已經在銀河系以外發現219個潛在新行星,其中有10顆行星是體積相對細小、表面凹凸不平、大小與地球相似的星球,相信表面存在生命必需的液態水,有可能像地球一樣適合生物居住。
在這10顆類地行星中,開普勒-7711最值得注意,它與地球大小非常接近,圍繞著一顆與太陽一樣的恆星運轉。負責開普勒研究的科學家湯臣(Susan Thompson)揚言,她的團隊有信心是次公布的全部10個「新地球」,均處於宜居區域。NASA科學家也希望更深入研究發現的新星體,用數據證明除地球外還有沒有其他地方存在生物。
NASA於2009年將開普勒望遠鏡發射升空,是全球首個專門用於搜尋銀河系外潛在行星的航天器,一直以來嘗試尋找與地球類似的星體。近年陸續發現開普勒-22b、69c、452b、62f 和186f 等,這些新星體被指位置與恆星距離,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相似,並以此作為根據,估計這些星球能夠產生水,亦是科學家所認為最重要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