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中」的推行備受市民關注,有市民擔心普教中的推行會讓粵語被邊緣化,不過有部份家長認為,子女提早接觸普通話有助未來的職業發展,認為普通話普及是大勢所趨,又認為以普通話作為教授中文的語言是「我手寫我口」的體現。
春田教育協進會馬雲駸博士表士,普通話與日常行文所使用的書面語即使相似,但其實當中亦存在差異,普通話作為一種日常溝通用的「語言」,在中國大陸各城市亦有不同的詞彙,反觀書面語作為書寫用的「語文」,在全國有嚴格的規範統一,兩者不能一概而論。澳門培正學校校長高錦輝亦表示,學校在數年前亦曾在小六年級試行普通話教育,但在教授新課程時,有學生能以普通話讀出新單詞,但卻未能用粵語讀出。高亦坦言學校為此進行了部份調整,例如現時一周六節的中文課,其中兩節會由母語為普通話的教師授課,另外兩節則以粵語授課,確保學生對兩種語言的應用。鏡平中學2006年開始,初中全面推行普教中,高中普廣並行,中文老師陳華根認為普教中對中文有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