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亮劍 徹查風災部門過失

設新衙門 一改救災弊病
07/09/2017
34830
收藏
分享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聯同五司三局,召開自上月28日成立的「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後首個記者會,記者會重中之重,一是成立「8·23風災專案調查委員會」,調查在風災期間,公共部門和人員在履行法律義務,特別是防災救災等工作中有否過錯和責任。換言之,除了氣象局局長馮瑞權自行下台外,會否有其他官員需要問責,有待委員會調查後公布結果。

二是特區政府還計劃在保安範疇成立一個獨立運作的「民防及應急協調局」,專門預防、應對和善後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的專責部門,直接管轄現有的民防行動中心,而後者隨即降格及易名為「民防及應急行動中心」。

據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日在記者會稱,新局的成立,源於民防行動中心運作鬆散,難以短時間內統籌27個部門發揮應有功效;然而,新的民防行動中心才於今年5月23日成立,運作短短三個月便「整改」,至於如何鬆散,黃少澤沒有說明,箇中耐人尋味。

行政長官崔世安(前排右三)昨日聯五司三局,召開檢討風災善後及後續工作的記者會。 (新聞局圖片)

強颱風「天鴿」上月23日襲澳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雖然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已經辭職,但社會仍不少聲音要求追究各部門是否亦需要負上責任。

上月風災期間,本澳水浸處處,特首計劃成立委員會徹查部門有否過失。(互聯網圖片)

特首祭出「尚方寶劍」

「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昨日舉行記者會,崔世安在會上表示,他已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50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的規定,就「8·23」風災展開專案調查,調查強颱風「天鴿」襲澳期間,公共部門和人員在履行法律義務方面,尤其在防災及救災工作中有無過錯及責任。

為於氹仔北安的民防行動中心於今年5月23 日成立。 (資料圖片)

檢院、教授、核數師組委員會

崔世安指出,考慮到這項調查具有緊迫性、複雜性及專業性,決定以委員會來進行,已委任檢察院助理檢察長米萬英,澳門大學教授姚偉彬、核數師何美華為調查委員會成員,並由米萬英擔任主席。

崔世安又補充,前段時間,廉政公署公布調查氣象局的行政運作和管理方式,但並不妨礙委員會調查。廉政專員張永春曾公布,調查結果會提交他本人,而他將結果提交委員進行全面調查。

中心運作三月百病生

另外,昨日的記者會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公布,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日表示,現行民防應變及救災統籌制度存在缺失,應對颱風各項工作方面,政府承認存在不足;目前民防架構成員有27個,在需要時聚集較為鬆散,故制訂短、中、長期計劃,改善現有民防工作,當中會成立「民防及應急協調局」,直接管轄現有的民防行動中心,強化民防架構成員間的溝通與合作。

短、中、長期計劃補青天

短期工作方面,民防行動中心設立至少12條求助及諮詢熱線,供民防架構啟動時使用,若將來空間允許,可增加到30條熱線;亦會在民防行動中心內設置公共廣播系統,方便向中心內人員傳遞訊息,提高溝通效率;同時,會檢視統籌各民防架構成員,檢視民防法律制度,開展相應的修訂。

民防行動中心過往進行不少演習,但針對風災的演習卻不多見。 (資料圖片)

增設「民防及應急協調局」

中期計劃方面,黃少澤稱,根據行政長官指示,政府將在保安範疇內成立獨立運作、專門預防、應對和善後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的專責部門,部門名稱暫定為「民防及應急協調局」,直接管轄現有的民防行動中心,後者將更名為「民防及應急行動中心」,中心運作由警察總局局長協調行動。

他指出,政府將通過立法,賦予「民防及應急協調局」相應的緊急權力,包括徵調各項救災和應對安全事故所需的設備和大型機器,要求各電信營運商提供緊急訊息發送等;並規定主要媒體定期優先傳送民防行動和安全事故訊息的義務。

於澳門半島設立新大樓

至於長期計劃,當局擬在澳門半島建設新的民防和應急行動中心辦公大樓,配置必要的內部設施以符合實際運作需要,同時確保救災物資的有效管理、統籌及倉存。

舊的民防中心無論設備及人手都非常簡陋,今年5月已被新的民防行動中心取代。 (資料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