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天文奇觀

「超級藍血月」 150年一遇 今晚登場
31/01/2018
36075
收藏
分享

今(31)日傍晚, 若果天氣良好,本澳居民有機會觀賞到153年來首次出現的「超級藍血月」的天象奇景,甚麼是「超級藍血月」呢?澳門天文學會會長李志輝為大家拆解,「超級藍血月」其實包含在同一時間發生的三種天文現象,包括「超級月亮」、「藍月」及「血月」。如錯過今次機會就要再等十年,才再有機會一睹這類奇觀。

李志輝解釋,當「滿月」與地球最接近時稱之為「超級月亮」;「藍月」是指一個月內第二次滿月;而「血月」是當月全食時,對月亮變成血紅色或橘紅色的形容。

今晚7時30分後「開幕」

李志輝說,今天日落約晚上7時30分後,「超級藍血月」就會正式拉開序幕,市民可看見月亮逐漸出現黑影,即是月食的開始;大約在晚上7時45分,月球開始進入地球「本影」,慢慢被地球阻擋;直至晚上9時10分,開始進入「月全食」階段;到晚上9時30分進入「食甚」,即月球被地球陰影遮蓋最多的時刻;而到了晚上10時15分,月球右下角開始逐漸變亮,慢慢離開地球「本影」;直到晚上11時30分,月球基本上全面復原,變回明亮的月光。

澳門天文學會會長李志輝受訪稱,今天日落約7時30分後,「超級藍血月」就會正式拉開序幕。 (梁啟迪攝)

團體科學館外辦觀賞晚會

今次「月全食」發生在月球剛升起的時間,有興趣一睹「超級藍血月」奇景的市民,李志輝指基本上看到東方而沒有建築物阻擋的情況下,均可看到該天文現象整個過程。今晚天氣嚴寒,李志輝稱,期望高氣壓能幫助吹散雲層,讓市民看得更清楚。市民除了用肉眼觀賞外,更可以相機紀錄珍貴畫面。澳門天文學會在今晚6時30分在澳門科學館堤岸,舉辦「超級藍血月」觀賞晚會,歡迎市民參與。

「超級藍血月」360度全面睇

14年前,整個月球都變成血紅色,讓大家沸騰!今天(31日)晚上,天空將再次出現一個景色奇異的月亮,它有很多名字,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名字要數「超級藍血月」(Super Blue Blood Moon)。美國太空總署稱,上一次出現這個奇觀,已經是153年前。

「超級藍血月」是2018年第一次「月全食」,但和普通「月全食」不完全相同。普通「月全食」是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月球之間並在一條中心線上時,來自太陽的光線被地球擋住,月球剛好處於地球的陰暗面(地球本影)。「月全食」是各種「月食」天象中(月食分為三大類: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觀賞性最強的。在進入全食階段後,月球會呈現出一種奇異的橘紅色。

月球出現橘紅色?

月球為甚麼會出現橘紅色呢?陽光是七色,當陽光被地球大氣折射後照在月球表面,穿過地球大氣層陽光中藍綠色光被地球大氣層所吸收,只有橘紅色的光能穿透大氣,照在月球表面就會只呈現出橘紅色,因此得到一個綽號:血月。

「連中三元」天文奇象

本次「月全食」不單單是「月全食」,它在「月全食」基礎上同時出現「超級月亮」和「藍月亮」兩個天文奇觀,這種天文現象說得上是「連中三元」。「超級月亮」的形成是月球以橢圓形軌道繞行地球,當月亮滿月發生時剛好也處於近地球,人們看到的滿月也就愈大,稱為「超級滿月」。這時的滿月比平時見到的月亮更大更亮,「超級月亮」會比平時的月亮大12%至14%,比平時亮25至30%。

「藍月亮」是指天文曆法中的一種特殊現象。通常情況下,一個西曆月只會出現一次滿月,所以在天文曆上,當一個西曆月出現兩次滿月時,第二個滿月就被賦予一個充滿神秘浪漫色彩的名字——「藍月亮」。根據曆法計算,兩次滿月在時間上一般相隔29.5天左右,但目前採用的西曆曆法中每個月的時間為大月31天,小月30天,如此以月亮為參照形成的陰曆和國際上通行的陽曆就出現一個時間差,正是這一時間差,使得一個月出現兩次滿月——「藍月亮」成了可能。

經天文學家計算,「藍月亮」現象通常每32周出現一次,今年1月1日和31日分別是第一和二次滿月,31日的滿月則被稱為「藍月亮」。「藍月亮」32周才出現一次,「超級月亮」14個月才可見得到,這次「月全食」厲害在「超級月亮+藍月+血月」一起出現,150多年才有一次的奇觀,很多人一生都不一定有機會看到的天文奇觀。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