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是資產還是負債?
06/03/2018
26892
收藏
分享
物業是資產還是負債?
物業是資產還是負債?

本澳樓巿「辣已加」,青年首置樓宇按揭又得到放寬,結果推使許多父母加快替子女置業的步伐,頻頻四出物色樓盤,當中大部分主要目標為800萬元或以下的一房及兩房單位。雖然本澳經濟表現理想,但可以自付首期上樓的青年人寥寥可數,所以往往需要家長幫手扶一把,但撫心自問,就算有父母財力「加持」,多數年輕人看待物業,十居其九眼中仍認為是一種負累,皆因供樓可能要捱十多年。這卻與心態影響息息相關,年輕人眼中看到是首期要多少?每月要供多少?

一層加一層的無隱壓力,在未買樓之前已令自己先「投降」了。

人生漫漫長,購買物業是長遠計劃,與其「怨住供」,倒不如轉變心態看待,反而能做到「細樓換大樓、大樓變豪宅」。其實人人買樓都可以是投資者,除非你硬要把自己看成「騾仔」。買樓自住都可以賺錢,但事先準備需要詳盡。首先要了解自己有沒有自住需要,以現時市況作根據,租樓比不上供樓划算,以澳門一個300 萬元左右,實用約500 呎上車盤為例,租樓住約7,000至8,000元,如果買,借八成五,供盡21年,每月供約12,500 元。供款對兩公婆來說難度不大,如果沒有自住需要,就算採取以租供樓的方法亦不會構成太大負擔。

同時,坊間消息或多或少增加了加息所造成的影響,例如加息後原來供得來變供不起云云說法等,其實做足壓力測試,供樓應該沒有問題。而且觀乎美國加息速度,不會加太多,未來三年應該處低息環境。

所以,其實就算是青年買家亦可以視物業為投資,可以看到單位會賺到幾多錢,收到幾多租金。不過應該具備跟貼巿況的能力,因為很多樓巿投資者都是透過物色並買入「平嘢」,再套現買多間,如是者慢慢累積財富。不過,當中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定律, 即使心態改變了,但行動亦要配合,儲錢買樓供樓都是要捱的,每個月可以花的錢要計算到最少,要慳住用、慳住食,可能捱一段日子,但相信情況會慢慢起變化,最終成為一個真真正正買磚頭投資賺錢的買家,亦不能再是停留在視買樓供樓為痛苦階段。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