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補鞋術!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29/03/2016
73385
收藏
分享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巷仔大媽補刀未老

速食時裝氾濫成災,鞋子舊了或過時便慘遭即棄,眾望所歸一對都無得留低,哪裡還會有人替它們修補?位於營地大街小新巷的「華記童鞋」(下稱「華記」),是城裡碩果僅存的補鞋檔,老闆娘吳姨專門拯救壞鞋子,有如再世華佗。

吳姨對自己的補鞋技術很有信心,她認為只要用心整,就能留住客人。(李國星攝)

藏於幽幽小巷的華記毫不起眼,連招牌也跟吳姨一樣靦腆,躲在疊得高高的紙箱後。70年代開業的華記由吳姨和丈夫一手打理,先是經營童鞋生意,後逐漸幫人補鞋,自丈夫在六年前去世,不忍他留下的「架生」生鏽,因此繼承老伴的舊業,花甲之年的吳姨才真正學習補鞋。「我知經驗不足,唯有邊做邊學。」

每見有緣人,吳姨便會分享與丈夫20多年前的合照。

一年沒賺錢

坐在不足30平方呎的空間,吳姨邊用「鞋鋤」把鞋底磨平,一邊親切地跟記者憶述往事。她在身後的鐵櫃裡找出用塑膠袋完好包裹的寶貝,原來是跟丈夫的合照,「以前放童鞋用的飾櫃,很美吧?」她指著照片興奮地介紹華記昔日的間隔,又說每天開檔時要把鞋子從貨倉搬出搬入,費時又辛苦。後來因為政府下令遷拆該區的木屋,連帶華記和飾櫃也一同拆掉。然而舊時與丈夫辛苦打拼的時光並未因此消逝,照片成為她連接過去的通道。

落力為你補,得不到分數,第一年接手華記幾乎沒賺過半毛錢,有些客人還會質疑她的能力,覺得女人之家怎能補好一對鞋?她從不反駁,並說:「只要我認真做好,他們便對我有信心。」修補鞋子也成為吳姨懷緬丈夫的方法,無論天氣嚴寒或酷熱,她都準時在早上11時開鋪直至傍晚6時。問到生意如何,她帶點無奈說:「最多一日賺100元,但比起六年前初出茅廬時已經大有進步。」吳姨指雖然在丈夫身邊看久了,對補鞋的工序也有基本認識,可還是易學難精。

吳姨說現在以遊客和熟客的生意為主,但已不及當年興旺。

吳姨會擺定兩、三張櫈在華記,歡迎街坊隨時來聊天。

補鞋界華佗

吳姨用行動給予客人信心,採訪途中,有位來自廣州的遊客向她求救,「這對登山鞋可能太久沒穿,走一會便甩鞋底了,可否用膠水黐一下?」吳姨光用眼看便立刻斷症,「只用膠水黐,不夠穩陣,要拉線。」她拿出膠水先把鞋底黏合,然後用有鈎的尖錐,由鞋底位置直插至鞋墊,另一手則拿著帶蠟的尼龍粗線,利用尖錐一針一針縫起來,悠然自得的她邊縫邊哼起家傳戶曉的經典金曲〈啼笑姻緣〉。霎時,吳姨與大街上熙來攘往的人聲車聲跨界合奏。

黐底又拉線,吳姨手起針落,兩三下手勢便把鞋子起死回生,她的心機和功力,短短15分鐘即展露無遺,看得小記嘖嘖稱奇,診症連手術費埋單只需20元,收費便宜得過分,就連每日習慣到華記閒話家常的街坊梁婆婆也戥吳姨唔抵,「我常勸她加價,她竟然說不好意思!」做生意做到顧埋客人荷包,也是第一次見,或者因為仔女皆已出身,重擔早卸下,所以便宜一點也沒所謂吧。

補鞋令吳姨的手留下不少傷疤,是無法可修飾又令人肅然起敬的一對手。

別以為吳姨收費便宜就Hea做和偷工減料,她堅持使用黑色尼龍線,取代容易斷裂的透明膠線。

厚底軍靴難醫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吳姨的補鞋工具大部分是丈夫一直沿用的「架生」,有拔鞋踭用的夾、磨平鞋底的鋤,還有約一米高的鏽色鞋鐵,全都是絕版來佬貨,幫忙解決不少奇難雜症。不管是勾線、打釘、黐邊、掹鞋底等,仁心仁術的吳姨都來者不拒,盡力拯救徘徊生死邊緣的鞋子,唯獨軍靴最令她頭痛,由於鞋底厚而硬,若要拉線鞏固鞋底必須花很大氣力,「真的拉到我周身骨痛。」稍有不慎還會拉斷鈎針刺進指尖,因此現在只要一見是軍靴款,她便請客人另尋高明。

讓舊客一再幫襯的不僅是吳姨的手工,還有她真摯待客待物的態度。「東西壞了舊了,不只有變成垃圾的不歸路,還可以修補。」即使做到雙手起繭、皮膚裂開,她仍然不遺餘力。當記者想拍下這雙妙手時,吳姨說:「那麼肉酸,有甚麼好影。」吳姨你何須覺得難堪呢?是你這雙指甲崩裂、滿是鞋油漬的手養大了仔女,還提醒大家,無論是關係還是舊物,一經修補就能走得更遠更久。

老闆娘用大小不一的鋤代替電動打磨機,磨平鞋踭和鞋底不平均的地方。

鞋鐵能將鞋反轉托高,方便補踭和換鞋底。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