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珊背腹受敵

「1922委員會」如何醞釀逼宮?
20/11/2018
26980
收藏
分享
「1922委員會」如何醞釀逼宮?
「1922委員會」如何醞釀逼宮?

(26名保守黨議員公開表示已去信「1922委員會」。)

英國首相兼保守黨黨魁文翠珊因「脫歐」協議草案備受黨內外批評,多名保守黨議員甚至去信「1922委員會」,要求啟動對文翠珊的「不信任投票」。

「1922委員會」的正式名稱為「保守黨普通國會議員委員會」(Conservative Private Members' Committee),該委員會讓保守黨普通的「後座議員」有機會表達觀點,從而在有關立法議事日程上進行協調,委員會每周均會舉行會議。

「後座議員」是指坐在國會後排座位的普通議員,他們開展所有行動都不必擔心來自執政內閣、影子內閣等「前座議員」的報復,因為後者不得成為該委員會的正式委員。不過,他們仍接受保守黨黨魁的管控,因此其在議會內「醞釀逼宮」的能力受到制約。但「1922委員會」仍然擁有巨大權力。

其實,「1922委員會」成立於1923年,其名稱來自一年前的一場會議,其中保守黨議員呼籲退出與自由黨組成的聯盟,此舉引發英國重新舉行大選且保守黨獲勝。該委員會最初形式只是私人宴會俱樂部,但到1926年時保守黨的所有「後座議員」都被允許成為其委員。

「1922委員會」內設一個由18名成員組成的執行委員會。主席由成員選出,多數是在黨內具影響力的資深議員擔任,職務是負責監督保守黨黨魁選舉,以及啟動黨魁「不信任投票」。按照規定,只要有15%的保守黨議員(目前需要48人)向委員會主席致信,就能觸發投票。

英國廣播公司(BBC)19日報道,目前只有26名保守黨議員公開表示已經致信委員會主席布雷迪(Graham Brady),要求啟動對文翠珊的「不信任投票」。英國《太陽報》則報道,已有42人發信,還差6人便達啟動投票的門檻。不過程序啟動後,「不信任投票」仍需獲得超過一半黨員,即158人的贊成方可獲得通過。

若「不信任投票」獲通過,文翠珊需要下台,保守黨將舉行新的黨魁選舉。若不獲通過,文翠珊在未來最少1年內的地位將不受挑戰。

上世紀80年代,「1922委員會」曾迫使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辭職。上一次發起「不信任投票」是在2003年,當時25名保守黨議員致信該委員會主席,引發對時任保守黨黨魁施志安(Duncan Smith)啟動「不信任投票」,他翌日下台。

(編輯:梁翠婷 陳妙芝)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