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肉類石油氣價屢創新高

市民難議價 引頸捱一刀
27/11/2018
41522
收藏
分享
市民難議價 引頸捱一刀
市民難議價 引頸捱一刀
市民難議價 引頸捱一刀
市民難議價 引頸捱一刀

本澳無論蔬菜、肉類及石油氣等民生日用品,過去幾年的價格都節節上升,令市民的負擔加大不少。 (設計圖片)

議員何潤生昨日指,今年1月至9月豬肉批發和零售價差距超過三倍,每公斤差價高達54.7元。 (張庚睿攝)

本報上月初曾深入報道解構本澳肉類及蔬菜進口價與零售價出現驚人差距的「深層原因」,而在昨日立法會辯論明年度《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政策》,數名議員再次向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提出質詢,希望當局出手解決這不公平現象,是否當中物流鏈出現壟斷或其他狀況?

另外,石油氣零售價同樣出現較大升幅,進口價與零售價之間差價超過十元,議員何潤生指出,雖然政府早前亦認同有關問題,並承諾會從法律層面上作出改善,惜至今仍未見「曙光」。不過,經濟局回應指,本澳石油氣調價幅度,較鄰近香港及珠海,均屬較低水平。

本報上月初的專題報道指出,以今年9月為例,鮮豬肉進口價每斤12.7元,但到零售價則為47.1元,差價是34.4元;菜心進口價每斤2.4元,零售價要13.7元,差價是11.3 元。

而本澳無論蔬菜或肉類,都必須依靠兩南公司進口代理,南光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旗下的國企,南粵公司則是廣東省在澳門的窗口企業,兩者的競爭力均無人能及。

其實,行政長官在2016年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曾稱,本澳豬肉進口價及批發價較低,但零售價卻偏高,即存在豬肉市場「低價入、高價出」問題。

油價升跌石油氣都照加價

由於蔬菜、肉類及石油氣等民生必需品過去幾年節節高升,在昨日立法會辯論明年度《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政策》中,議員高天賜首先表示,石油氣今年5月價格每罐206元,半年之間增加至234元,上升13%,「油價跌又增加,油價升又增加」,到底如何解決?他又提到,本澳批發市場給一間經營壟斷,是世貿組織都會認為不恰當的做法,質疑《消保法》及《公平競爭法》何時才有?

經濟局局長戴建業回應指,本澳1月至10月石油氣價格有四次調整,前兩次下調,後兩次上調,前十個月國際市場石油氣上升15.8%,本澳的基本調價幅度約為2.6%,較鄰近香港的10%及珠海9.4%升幅相比都屬較低水平。

豬肉價高政府否認有壟斷

議員何潤生稍後發言時表示,近年物價水平高於鄰近地區,嚴重影響生活,特別是鮮活食品和石油氣。2016年豬肉的批發和零售差價已高達每公斤48.1澳門元。本澳鮮活食品進口價比香港和珠海均低,但零售價反而更高,對此政府仍表示與批發壟斷沒有關係!如今問題愈發嚴重, 今年1月至9月豬肉的批發和零售均價差距,更超過三倍,即每公斤差價是54.7澳門元。他批評為何至今物價仍出現如此情況?

石油氣價逐級跳升

他續稱,石油氣方面,本澳早已豁免燃油進口稅,並且石油氣進口價和零售差價愈來愈大,2013年至2014年的差價平均不超過六元;但自從2015年政府將石油產品列入《外貿法》的進口准照制度表列之後,2015年至2017年石油氣的差價反而逐級跳升,三年間差價由七元、九元,再升至十元。

今年1月至9月石油氣進口價平均每公斤已達到五點七元,零售價平均約為15.8元,可說差價已超過十元。梁司亦曾回覆指認同有關問題,並承諾會從法律層面上改善問題。

調研本澳競爭環境分析

經濟局局長戴建業表示,政府一直關注澳門中小企營商環境,也委託相關研究機構對澳門競爭環境作出分析。蔬菜供應方面,現時本有300多個街市、超市、小販蔬菜供應點,當局一直跟進消費多的蔬菜供應價格,相關價格保持穩定供應。另外,包括街市內部和外面有相當多零售商參與,供應價格也有10%至20%差別;南粵批發市場也由原有的138間,新增加87間。顯示無論批發和零售層面都引入競爭。

此外,消委會主席黃翰寧表示,政府法律小組正與顧問就《消保法》細節溝通中,希望盡快提交立法會審議。

黃翰寧 澳門消委會主席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