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三智)合作理念,提升橫琴口岸的通關便利和安全水平,助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澳門海關關長黃文忠與拱北海關關長詹少彤於前天(2月28日)共同簽署《拱北海關與澳門海關關於橫琴口岸執法協作備忘錄》,落實雙方於橫琴口岸開展「大型集裝箱/車輛檢查設備圖像信息共享共用」和「口岸貨運核輻射監測」兩項執法協作項目。
自來水公司預計,在旅遊業復蘇帶動下,本澳今年1月份供水量同比升約12%,預計今年上半年同比有顯著升幅,而全年同比升幅達5.5%,恢復至疫前水平。另外,水公司今年將維護各水廠供水設施,包括大水塘二期更換工程,並配合政府在黑沙環 P地段及新城 A區展開供水設施鋪設工程。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4年1月底全澳註冊機動車共251,183輛,按年上升0.6%,輕型汽車(116,298輛)與重型電單車(108,836輛)分別增加1.9%及0.6%。1月份新登記機動車較去年同月上升68.9%至1,324輛(電動車佔438輛),輕型汽車與重型電單車分別有718輛(電動車佔169輛)及417輛(電動車佔100輛),按年增加1.1倍及6.4%。1月份交通意外按年上升26.0%至1,351宗,導致1人死亡及465人受傷。
每五年一次的全澳居民交通出行調查將今天(1日)起開展,整項調查分為「全澳入戶調查」以及「線上問卷調查」兩部分,預計明年初有結果可對外公佈,整項調查費用為448萬元。
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昨(29)日舉行「龍年會展齊昇呢 ,多元演藝歡樂年」新春團拜。商會表示,正籌備一連串的年度活動及考察工作,並期望在行業培訓方面繼續發揮平台作用。另外,旅遊局透露,第 12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將於4月舉行,同時會在深合區設立分論壇,響應「一會展兩地」。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1月份對外商品貿易總額共135.9億元(澳門幣,下同),較去年同月的113.4億元上升19.9%。貨物出口總值為11.3億元,按年上升22.1%。再出口(9.9億元)升幅為18.2%,當中鞋類、鑽石及鑽石首飾分別增加1.6倍和71.5%,娛樂場用製品、酒類則減少85.4%和39.7%;本地產品出口(1.4億元)上升58.7%,其中糕餅點心增加1.8倍,銅及其製品則減少34.4%。貨物進口總值按年上升19.7%至124.7億元,其中娛樂場用製品、建築材料分別增加2.6倍和1.0倍,手提電話、手錶則減少45.5%和10.2%。1月的貨物貿易逆差為113.4億元。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1月向公眾提供住宿服務的酒店業場所共141間,按年增加16間,可提供客房數目增加20.4%至4.6萬間。客房平均入住率同比上升14.5個百分點至85.9%,各星級酒店的入住率均超過八成,其中五星級(87.2%)、四星級(84.0%)及三星級酒店(83.8%)的入住率分別按年上升16.7、14.0及7.0個百分點。
灣區率先推進「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軌道交通網!廣州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該集團目前已成立廣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承接與管理相關城際鐵路項目,在灣區率先推進「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軌道交通網,預計到2025年將有1300多公里的「地鐵化」城際軌道在灣區鋪開,前往灣區城市群將與市內地鐵通勤一樣方便。
統計數據是青少年判斷深合區發展前景的重要資料。目前,澳門與橫琴兩地部門已明確會加強統計規則對接。澳門官方統計具有國際化、可讀性高的特點,統計部門也多管齊下向澳門青少年加強推廣。
近日,統計局公佈去年的澳門旅遊消費調查,數據顯示,內地、香港及台灣旅客人均消費分別為3055元、1160元、2141元,較2019年分別上升66.6%、21.6%及55.5%,內地旅客是兩岸三地中消費力最強及增幅最大的一群,並與韓國(3634元)等被認為是高消費力的人群水平相近,部份內地消費力強省份如江蘇省(6901元)、浙江省(7655元)更是韓國的兩倍。報告中亦可以看到泰國旅客人均消費達3363元,在外國中僅次於韓國,較2019年增長近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