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心臟病 無聲奪命
21/01/2020
34172
收藏
分享

隱性心臟病患者在運動中突然昏厥死亡十分普遍,醫學界相信八成猝死個案跟冠心病或動脈栓塞誘發的突發性心臟病有關。

高以翔在拍攝高體能節目途中暈倒後猝死,余德丞亦曾在踢波後突然抽搐昏迷,經搶救後康復。令人更關注壯年隱性心臟病問題。

去年台灣男星高以翔在錄影節目時突然暈倒,心臟驟停幾分鐘後猝死。TVB男藝員余德承亦曾因患有心率不正險些喪命。他們不禁令人注意到處於壯年,酷愛運動又生活健康的人,卻因心臟隱性問題而在毫無表徵下突然「倒下」。

面對這些都市隱性心臟殺手,我們應如何防治? (文:徐璐 圖:網絡圖片)

心臟病不再是長者及家族遺傳的「專利」,它可橫跨任何年齡和性別。在澳門,年紀最小的患者僅為20歲,且近年出現突發心臟驟停的情況愈來愈多。而鄰近香港地區,平均每星期都會有一位35歲以下的成人因心臟病猝死。由於不似一般病發時會出現按著心口,大聲喊痛、飆冷汗、呼吸極度短促等明顯特徵,一些先天性心臟缺憾如心肌肥厚在普通體檢中亦不易查出,平時看來無異,卻如同計時炸彈一樣。

症狀輕微難以察覺

在隱性心臟病成致命一擊前,附近器官率先發出的細微警號往往變得有跡可尋,如輕度胸痛、胃部灼熱、下顎不適、嘔吐等,它們與感冒和消化不良的症狀十分相似。

同時,若無故頭暈或眼前一黑,在休息數分鐘後有所好轉亦不要僅以為疲勞,這可能是心臟出現問題而致瞬間減少供血。

在隱性心臟病成致命一擊前,注意附近器官率先發出的細微警號如輕度胸痛、胃部灼熱、下顎不適、嘔吐等。

運動後即時沖熱水涼, 會增加心臟壓力。

忽然運動弄巧反拙

常聽說做運動有助預防大部分疾病,但若從沒這個習慣,突然做高強度運動或體能測試便容易誘發猝死,可先透過每天慢走30~90 分鐘或以分鐘為目標,一天分開2~3段完成運動量,熬夜或通宵過後亦應補給足夠睡眠才開展。

溫差大增心臟壓力

這個時節室內外溫差較大,應注意清晨或夜間活動時的保暖,亦應做好熱身及運動後的舒緩,在過程中如果出現唞不到氣、胸悶等異樣應盡快求診,以免血管快速收縮令心臟負荷「爆煲」。在運動後也不宜即時沖熱水涼,心臟壓力增加及處於密閉的浴室空間更容易失救。

定期體檢減低風險

建議肥胖、高血壓以及家族擁有心臟病史的人需定期進行專業檢查,超聲波、運動心電圖、CT血管造影等都可有效辨證隱性心臟病。另外,9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較適合隱性心臟病患者,維持身心健康同時減低猝死風險。

運動前後宜先熱身,如在過程中出現唞不到氣、胸悶等異樣應盡快求診。

平時少運動的人突然做高強度運動容易誘發猝死,可先透過每天慢走或輕量運動10~15分鐘作適應。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