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拜祭網上行!?
29/03/2020
25108
收藏
分享

「清明上已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北宋歐陽修《採桑子》道出古人過清明節的繁華景象。再過幾天就是今年的清明節,但相信本年的清明節有別於以往的人山人海。自本年2月開始,因受疫情影響,市民亦聽從政府呼籲「勿聚集」,或許會導致清明節正日到墓地拜祭的人減少。甚至有市民需要到內地進行掃墓,但前幾天出台的政策可能會讓一天的掃墓變成兩周。種種因素影響下,今年掃墓的人數理應會比往年少。國內現在主流提倡網上祭祖,又是否一個可行的方法呢?

清明節是中國四大節日之一,自古以來春節、清明、端午及中秋皆是華人傳統中家人聚首一堂的節日,故稱為四大節日。清明最古老時只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但會演變成紀念拜祭祖先的節日,則與春秋時期的晉文公有關。相傳當年晉國的公子重耳在落難的時候氣力不繼,隨臣介子推在重耳不知情的狀況下割了大腿肉餵飽他,後來重耳登上國君成為晉文公,重賞當年一起落難的臣子,唯獨忘記了介子推,當時很多人為介子推抱打不平,晉文公才知道當年的事。後來介子推與母親歸隱山林,晉文公希望能逼使介子推重出山而放火燒山,最後只找到介子推及其母親的遺體。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故將其忌日定為寒食節。

寒食節與清明節相距甚近,傳統上的清明節沒有任何文化底蘊和地位,在古代清明節的地位比不上寒食節,寒食節時人們會去踏青、掃墓及不吃熱食,後來文化演變,到了唐宋的時候,寒食節與清明節基本就已經拼在同一天紀念了。各處鄉村各處例,中國各地在清明節當日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但主要都是踏青和掃墓。曾經聽過有人說每年清明拜祭不環保會造成污染,套用我老師的一句說話,如果拜祭能令活著的人感到欣慰,那產生出來的正能量更為重要。

時至今日,清明節的祭祀已經是華人不可失去的傳統習俗,是我們對祖先感恩與懷念的一種表達方式,它蘊含的愛超越了任何宗教及規條。但對祖先最好的方式,就是我們健康、快樂的活出每一天。所以不論今年的清明節大家是否會進行掃墓活動,但相信只要對先人有著感恩及懷念的心,他們都一定能感受得到。

中國傳統習俗並不只是盲目的迷信,當中也包含了滿滿的愛。以上所言只是個人見解,圖片均為網上資源,由於肚中墨水及篇幅所限,未能詳細探討。文末亦祝願各位身體健康,祈求世界各地疫情盡快消除。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