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度參與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旅遊局主辦的年度盛事「澳門國際美食之都嘉年華」(下稱「嘉年華」),以繽紛多元的美食活動禮讚澳門豐富的飲食文化,旨在進一步鞏固澳門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及「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特殊地位。
本屆嘉年華於7月11日至20日舉行,以「香料與香草」為主題,雲集來自全球六大洲共23個海外、5個內地及澳門合共29個“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名廚,在為期10天的活動期間呈獻各式各樣的環球美饌、專題活動及限定佳餚,讓市民及旅客可以一站式感受澳門多元融合的飲食文化。作為活動重要合作單位之一,「澳門銀河」參與了「國際美食大道」美食展銷、「美食之都廚藝展示」、「澳門國際美食論壇」及「外地客席廚師交流活動」四大亮點環節,以美食作為文化橋樑讓澳門連通世界,助力實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建設更美好未來貢獻力量。
在「國際美食大道」中,「澳門銀河」率先呈獻將於7月底全新登場的葡式輕食羅夫人咖啡館的招牌美饌。羅夫人咖啡館由澳門安達仕酒店的行政總廚黎安德主理,主打澳葡特色輕食。嘉年華期間率先亮相的星級料理包括:羅夫人祖傳葡撻、三味葡式甜甜圈、葡式豬扒包,以及深受歡迎的葡式夏日特飲Sumol。羅夫人咖啡館設計充滿歐陸露天風格,融合黎安德主廚的家傳秘方食譜、於熟食吧供應的每日精選,以及經典藍白「Azulejos」葡式瓷磚裝飾,勢必成為追尋正宗澳門味道的美食熱點。
行政總廚黎安德亦於「美食之都廚藝展示」中現場示範兩道極具代表性的葡式佳餚「葡式馬介休球」及「烤沙丁魚配甜椒沙拉橄欖酸麵包」。馬介休球是經典的葡萄牙菜式,做法是將馬介休與馬鈴薯攪碎搓成球狀,炸至外脆內嫩、鹹香可口,完美展現澳葡交融的飲食特色,亦正是這種融合造就了澳門土生葡菜的獨特風味,使其成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道菜式「烤沙丁魚配甜椒沙拉橄欖酸麵包」則盛載著葡萄牙悠久的航海歷史與海岸飲食文化。把烤沙丁魚置於酸麵包上食用的傳統,最早記錄於里斯本的沿海村落,再搭配當時由遠洋船隊從美洲原產地帶回歐洲的甜椒。兩道佳餚深受現場賓客熱烈好評,讓大家得以零距離領略澳門美食的獨有魅力。
於「澳門國際美食論壇」環節,「澳門銀河」由旗下兩間高級日式料理餐廳「鮨吉祥 宫川」及「承‧鐵板料理」的行政主廚前田典久代表出席。本屆論壇以「香韻人生:澳門百味牽」為主題,設有兩場主題演講及三場專題討論,深入探討香料與香草如何在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中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出席嘉賓包括來自全球各地約30個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內地其他創意城市及候選城市的代表,亦有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的代表共襄盛舉。活動當日,前田主廚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之都代表及業界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日式料理如何融合本地與進口香草與香料,討論內容涵蓋多個面向, 包括歷史貿易與文化交流所帶來的影響、本地與外來食材的融合運用、烹飪技法與地域風味的演變、節慶文化與全球化現象,以及新鮮香草與香料對健康的益處。在論壇現場,前田主廚亦回答多個精彩提問,例如:如何巧妙將山椒、柚子等日本香料融入非日式食材之中,卻依然保有料理的細膩層次;又例如在主廚發辦料理體驗中,精緻的調味如何提升賓客共享滋味的感受;以及一絲若有似無的溫和辛香,是否能有如濃烈辣味般,有效串聯起不同文化的飲食傳統。
最後的壓軸環節「外地客席廚師交流活動」於7月17日在澳門安達仕酒店之「安達仕廚薈」舉行,邀請約30名同善堂中學學生及「澳門銀河」的年輕廚師團隊參與。活動中,「澳門銀河」的行政總廚黎安德與來自巴西帕拉蒂Pupu’s Panc Party餐廳主廚兼聯合創辦人Bernardo Arthuzo Mendes攜手合作,親自示範利用由安達仕酒店香草園種植的香草製作綠色菜餚,並圍繞餐飲業的可持續發展議題進行分享,討論如何在2030年實現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此外,活動亦邀請環保組織「綠色未來」,深入淺出地向一眾參加者講解綠色飲食及餐廚廢料再利用的方式,並透過趣味工作坊帶領參加者利用剩餘的香茅材料製作天然防蚊噴霧,鼓勵其在工作以至日常飲食中實踐綠色理念,提高年輕一代的環保意識。是次活動亦讓一眾學生及青年廚師有機會深入了解餐飲業的前景與機會, 啟發其未來的職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