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和朝鮮的代表昨(9)日在邊境板門店韓國一邊的「和平之家」舉行高級別會談,為兩國時隔兩年後首度重啟對話,雙方都對會談寄予厚望。據韓聯社報道,朝鮮決定高規格參加下月的平昌冬季奧運會,屆時將派遣高級別代表團、奧委會代表團、選手團、拉拉隊、藝術團、參觀表演團;韓國提議兩國代表在冬奧開幕式一同進場,以及於春節舉行離散家屬團聚活動。
韓國和朝鮮的運動員曾在2000 年悉尼奧運會、2002 年釜山亞運會、2003 年青森亞冬會及大邱夏季大學生運動會、2004 年雅典奧運等九個大賽開幕式上共同入場,贏得外界掌聲。而今次會議期間,韓國提議冬奧雙方代表同進場,是希望雙方運動員共同進場時,可以使用同一面「半島旗」。 「半島旗」又稱「統一旗」,以白色為底,中央是藍色的朝鮮半島圖案,是韓朝運動員在大型運動會入場時共同使用的旗幟,在奧運中共出現過三次,分別是2000年澳洲悉尼奧運、2004 年希臘雅典奧運和2006 年意大利杜林冬季奧運(左圖),兩國都持半島旗一同進場。 早於1991 年日本千葉市第41 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上,韓國和朝鮮共同組隊首次使用「半島旗」,但兩國並未將此旗列為官方旗幟。
現年兩歲半的英國夏洛特公主,當地時間8日首天上幼稚園。肯辛頓宮在Instagram張貼出兩張凱特王妃親自替夏洛特公主拍照留念的照片,照片中夏洛特身穿紅色外套與鞋子,配上粉紅色圍巾與書包,笑容燦爛。兩張照片獲逾50萬網友點讃。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夏洛特與哥哥喬治王子就讀不同幼稚園,她就讀的威科克斯幼稚園,位於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旁邊,距肯辛頓宮車程只有幾分鐘,一學期的學費約3,000英鎊(約澳門幣32,427 元)。 (法新社圖片)
據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道,非洲撒哈拉沙漠7日罕見降雪,厚度達近半米的白雪鋪在撒哈拉沙漠橘紅色的沙丘上,景色相當壯觀。 降雪地點位於有撒哈拉「沙漠之門」之稱的阿爾及利亞艾因塞夫拉小鎮,鎮內積雪達2.5至五厘米,連郊區沙丘也蓋上白雪。 當地居民更錄得多達40厘米的降雪。拍下奇景的攝影師Karim Bouchetata表示,當天一覺醒來就見到白雪皚皚,感到十分詫異。 據悉,這是該地區40年來第三次下雪,雪景維持到當天下午5時融雪為止。 (互聯網圖片)
瑞典服飾品牌H&M近日因一則男童廣告,被指種族歧視。廣告中一名非洲裔男孩身穿綠色連帽衫、上面印有「叢林裡最酷的猴子」字樣。不少網友認為這是「新殖民主義思想的投影」,紛紛表示要抵制H&M。 英國在野工黨的非洲裔議員奧薩莫爾(KateOsamor)更發推文表示,對廣告「感到極之震驚」。 H&M於8日將這張圖片從網站上移除,並表示向任何可能因此受冒犯的人致歉,惟以白人兒童為模特兒的同款廣告仍被保留。 (互聯網圖片)
伊朗去年12 月底爆發近年來最大規模反政府示威,至少有22 人喪生、逾千人被捕,包括德黑蘭大學的90多名學生。德黑蘭政府指這波示威是美國、英國和沙特,在背後陰謀支持。而最高教育部門乾脆明令禁止小學教授英文,指英文教學是「西方文化的擴張和殖民霸權」,公立或私立小學若教授英文,都屬犯法行為。
俄羅斯早前宣布禁止歐盟國家的豬肉產品進口,以回應歐盟對烏克蘭危機後的制裁。歐盟日前表示,將要求俄國就禁止進口每年補償歐元約13.9億(約澳門幣133億元),並要求世貿組織(WTO)作出仲裁。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經濟政策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卡拉什尼科夫7日表示,歐盟現在對俄羅斯實施一系列制裁,已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定;如果世貿在俄羅斯與歐盟的豬肉爭端中,作出不利於俄方的裁決,俄羅斯有可能退出WTO。 (互聯網圖片)
據英國新聞聯合社報道,英國國會去年底每天平均有160人次試圖透過電子裝置進入色情網站,但被國會電腦網絡攔下。 據聯合社取得的數據,顯示自去年6月大選以來,接連國會網絡的裝置共24,473次企圖進入色情網站。據悉,英國上、下議院議員與議員幕僚都會使用國會網絡。 不過,國會發言人指,大多數試圖進入色情網站的行為並非刻意,並指出近年次數已逐漸減少。 (互聯網圖片)
全球不斷出現反常的極端氣候,美國東岸和加拿大自當地時間4日起,持續遭受「炸彈氣旋」襲擊,波士頓、紐約等逾30個城市錄得破紀錄低溫,新罕布什爾州華盛頓山6日晚間體感溫度更低至零下70℃。連日酷寒在美國已導致至少22人死亡,加拿大亦有兩人喪命,估計兩國共有上億人受到影響,各地機場也為處理積壓航班陷入苦戰。而南半球的澳洲則經歷酷暑,大部分地區都被評估為「災難性」或「紅色警戒」程度,柏油路被熱融的現象時有發生。
核武器、對抗國際社會的路線更明確。 國際比賽一直被朝鮮視為扭轉局面的契機,1988年後,朝鮮也曾多次參與韓國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也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合舉「朝鮮半島旗」進場,並曾兩度合組隊伍參賽。但這些動作對朝韓關係的發展,並未產生長遠而積極的影響,和解大戲已經上演過不知道幾回。除了韓國方面因執政黨輪替造成對朝政策的不確定性外,朝鮮本身也在與西方社會的鬥爭中苦苦掙扎,對韓關係、核武發展與體育賽事,都是平壤達到階段性目標的籌碼。 自2015 年底以來,朝鮮加快發展核武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步伐,引起國際社會的猛烈抨擊與恐慌,在朴槿惠下台後,平壤終於等到一位親朝鮮的民族主義總統文在寅,給了金正恩戰略調整的空間。雖然外界無法掌握朝鮮的核武器發展到何種地步,但從金正恩的新年講話來看,平壤的戰略路線已經做出調整。在談到「發動核武的按鈕就在我桌上」之前,金正恩先強調了「美國絕對不敢對朝鮮發動戰爭,因為朝鮮核彈瞄準美國全境」,這句話代表平壤的核路線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而修復與韓國的關係,甚至修復與周邊其他國家的關係,將槍口統一指向美國,將是朝鮮新的對外戰略指標,積極參與平昌冬奧則是全新的開端。 金正恩始終認為,實質擁核是確保政權存續的唯一途徑,因此與美國談判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所幸現在美國總統是特朗普,朝鮮有更多的操作空間,維繫在國際上的生存。平壤大可利用參加平昌冬奧的契機,吸引更多韓國愛國商人的援助,緩解國內因聯合國制裁而導致的物資短缺局面,倘若韓國在文在寅執政下,朝韓能夠恢復過去的往來與對話,國際制裁的意義更會被逐步削弱,然而朝韓過招虛虛實實,朝鮮始終不會放棄武力統一的選項,短暫的融冰能夠持續多久,仍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