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時裝打殘快時尚
23/04/2019
20554
收藏
分享
網購時裝打殘快時尚
網購時裝打殘快時尚

快時尚(FAST FASHION)品牌中以ZARA、H&M最具代表性。不過這兩間公司已在全球大幅減少門店。ZARA母公司Inditex去年大超預期地關閉了355間,而H&M去年關閉146間分店。多個新型網購時裝品牌興起,銷售額以倍計上升,是傳統快時尚品牌衰退的原因。這些新型網購時裝品牌不是「鬥平」,靠的是提高供應鏈效益、口碑及消費透明等實力打贏快時尚巨頭。

幾年前,美國GAP、日本UNIQLO、西班牙的ZARA採用SPA模式,即是自有品牌專業零售商經營模式,橫掃全球時裝市場。由設計、生產、物流到銷售都是自己一條龍負責,快時尚品牌憑着全球化設計、生產,讓最貼近潮流的產品短時間內面世,且能壓低生產成本。

不過,掌握新型網絡商業模式的網絡型「自有品牌服飾專業零售商」卻透過社交平台推動市場行銷和建立低成本的供應鏈,贏得年輕消費者的支持。

研調機構Forrester的數據顯示,全球時裝產品的電商市場規模去年估計為4,840億美元,遠大於2014年的2,530億美元,而隨著亞馬遜等電商平台的網絡銷售持續增加,預計2022年將達到7,650億美元,佔整體時時裝產品市場的36%。

2006年成立的英國網購時裝品牌Boohoo,2017至2018財年的銷售額為5.79億英鎊,按年大升一倍。Boohoo的策略是壓低首批商品的銷售及產量,商品上市後再根據消費者在社群平台的回饋,例如「設計很潮」、「客戶服務回覆速度很快」等評論,再決定是否追加生產,以減少浪費。以往服裝品牌都根據可能流行的商品預測,制定銷售計劃並量產商品,導致存貨過多。

至於英國女裝網購平台Missguided, 最近公布銷售額達到2.15億英鎊,是四年前的四倍。

Missguided則採取將生產基地建在主要市場附近,提高供應鏈效益,產品提案至銷售最短只需要一星期左右。

美國的Everlane玩法更特別,該公司每件產品列明成本,消費者一清二楚。而該公司是採用少量生產、全部售罄的方式,推出低價但有一定質素的產品,讓客人覺得物有所值。除此之外,Everlane的每件產品都詳細列明生產工廠、用料等,消費者可以了解工廠環境、生產過程,把行業「秘密」或不會告訴消費者的情況公諸於世。面對這種新型線上競爭者,ZARA、H&M等企業其實一早已開始轉攻網購,但有一定難度。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