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稅配合規劃冀能標本兼治
31/05/2019
19290
收藏
分享
旅客稅配合規劃冀能標本兼治
旅客稅配合規劃冀能標本兼治

澳門雖為小城,但亦舉世聞名,憑藉著中西文化交匯的世遺歷史城區,以及有「東方拉斯維加斯」之稱的蓬勃博彩業,每年總會有源源不斷的旅客湧入。大量的旅客不僅為澳門帶來了財富,同時亦帶來另一個看似難以解決的煩惱: 本地居民的生活空間和社會資源受到擠壓,原本平靜閒適的小漁村,已經變成一個五光十色的「大賣場」。

在2018年,本澳入境旅客已經超過3,580萬人次,創下新紀錄。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4月參團旅客按年增加20.2%至90.8萬人次,今年首四個月參團旅客共329.3萬人次,按年增加14.3%。按照這個增長速度推算,2019年旅客衝破4,000萬大關可能性極高。針對旅客「迫爆」問題,社會意見紛紛要求當局考慮本澳承載力、分流和控制旅客數量。

對此,政府當局開始著手研究徵收旅客稅。

若要說旅客稅的利弊意見,正反雙方恐怕都能大書特書,正面因素例如控制旅客流量、減低對社會設施及居民生活的影響,而不利因素就包括損害澳門旅遊城市形象、影響業界及居民收入等。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客觀條件和數字可供當局決策分析,例如不同稅款金額、針對不同類型旅客,又如在收取方式方面,若分別按交通方式、遊覽時段甚至留宿與否等不同標準,各自有何影響。

縱觀世界上其他旅遊熱點,日本已經於今年1月份開始徵收國際觀光旅客稅(簡稱出國稅),以出境機票、船票附加費用的形式收取,預計2019財年將可以帶來500億日圓稅收。同樣「人滿為患」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也計劃在今年開始向一日遊旅客徵收入城稅,按照淡季旺季調整,最高為十歐元,可望帶來每年5,000萬歐元的稅收。以這些例子來看,都是在交通工具費用上附加的方式,相對讓旅客更容易接受。

在旅遊局針對徵收旅客稅開展的調查問卷中,有一題是問及收取稅款可作什麼用途,而當中選項包括現有設施及景點的維護、改善觀光配套、發展現有/新增景點、開展各類旅遊推廣活動、對本地旅遊業界提供支持,以及增加居民福利。平心而論,旅客稅潛在的收益,相對於特區政府的收入和儲備可謂是「九牛一毛」,相較於探究稅收用途,市民可能更希望當局能夠想辦法做好旅遊配套規劃,多向旅客宣傳講解,從根本上改變旅客和市民的矛盾。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