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令人遺撼的失誤
31/03/2020
35760
收藏
分享
一個令人遺撼的失誤
一個令人遺撼的失誤

如果要著手應對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的經濟和金融後果,首先肯定是要翻查更早以前的危機先例及其補救措施。有很多人認為最為相關的,莫過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尤其是美聯儲3月15日宣布採取非常規貨幣政策行動之後。但這將會是一個令人遺憾的失誤。

那些在11年前奏效的方法無法在今天起作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其實是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回應手段。

怱忙減息引發市場憂慮

首先,08 金融危機是一場給實體經濟造成了沉重打擊的金融衝擊,相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則是公共衛生危機。因此出臺的嚴苛疫情遏制手段——區域封鎖,運輸禁令和對公眾集會的限制——衝擊了實體經濟,為企業、勞動者和金融部門帶來了災難性後果。

事實上,必須將美聯儲的應對視為解決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的一個必要但不充分手段。退一步說,該機構在此只扮演了一個小角色。

聯儲局罕見地在3月15日星期天宣布採取緊急行動(距離定期政策會議召開只有兩天),所傳達的緊迫感,無疑加劇了投資者的憂慮,並引發流動性危機迫在眉睫的傳言。不過事已至此,美聯儲等幾天再出手,是否就更為明智,現已無從探究了。

貨幣政策不是萬能

事件凸顯了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我們已經變得過於仰仗貨幣政策來擺脫世間所有的困境。在美聯儲周日突然出招後,所爆發的金融市場大屠殺,發出了一個強烈的資訊:那個曾有效為2008年末和2009年初市場暴跌劃定了底線的中央銀行「大殺器」,不僅無法消滅公共衛生危機,而且還不幸地缺乏彈藥。

由於未能在全球金融危機過後實現政策利率正常化,各國央行在應對必然來臨的下一次衝擊時,擁有的選項不多。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發現,下一次衝擊永遠與上一次不同,但卻似乎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以上次危機為藍本的政策,法規和經濟結構重設上,因此也可悲地對即將到來的危機毫無準備。

重點應放在病毒遏制上

應對危機只能從根源上想辦法,而在這場疫病大流行中必須將重點放在病毒遏制上。這需要採取迅速且具有開創性的行動,首先把力量集中在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遏制和緩解病毒傳播的相關科學研究上。

跟以往一樣,當危機過去後,人們都會深刻反思當時是如何陷入困境的,其中無疑會重新評估全球化這個一度被視為窮國/富國經濟靈丹妙藥的事物。借助世界貿易的急劇擴大,以及相伴而來的全球價值鏈爆炸式擴張,貧困的發展中經濟體,可以扮演生產者來減少自身貧困和提高生活水準;作為消費者的發達國家,則可以買到更廉價的商品及服務。這種全球化的「雙贏」局面,幾乎說服了所有人去為其埋單。

金融政策無力解決疫情

但是全球化也使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不幸地開始迷戀於經濟的迅猛增長:增長越快,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贏面」就越大。可悲的是這也忽略了增長的品質(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已經明顯暴露了這個問題),還有在氣候變化證據下所需的環保投資。

全球金融危機的劇本,原本是為面對經濟增長量威脅的世界所寫,因此也無法為一個因增長品質缺失而遭遇衝擊的世界提供答案。貨幣和財政政策可以緩解金融市場,以及那些受重創企業和社區的短期困擾,但卻無力解決遏制和緩解疾病所需的緊迫優先事項。

史蒂芬.S.羅奇

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兼管理學院高級講師,曾任摩根士丹利亞洲投資有限公司主席,著有《失衡:美國和中國的相互依存》一書。Copyright:Project Syndicate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