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企也是受害者
12/05/2020
13239
收藏
分享
博企也是受害者
博企也是受害者

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見本澳社會各行各業忙著訴說有多慘多苦,不停要求政府資助補貼,政府也擔當起及時雨角色,先後兩次推出紓困措施。不過,這些援手只限於中小企,外界對於大企業(特別是博企)的態度是:對不起,你們有錢,係時候要盡企業責任。

事實上,這次疫情對博企的影響,並不一定較中小企要細,我們看看早前某家博企透露,集團開支連利息,一天就是2650萬元(澳門元,下同),一個月下來就是8億元,以目前澳門幾沒有外來遊客來算,博彩收入微不足道,這筆開支就是虧定了。疫情過了幾個月,看來還沒完沒了,粗略估計,半年下來,隨時要虧損近50億元。

私人企業沒有收入,可以選擇減成本,例如調減員工薪金、停開部份營業地點,節省燈油火蠟,甚至大幅裁員,但博企就沒有這個權利,一方面沒有收入,同時要擔當社會責任而不能有太大舉措,結果只能硬食。

肩負社會責任無可厚非,但博企也並非是坐享澳門賭業其成。今天卻要面對苛刻的對待,或許社會背後的理念就是,誰人拿了賭牌,誰都可以發大財,是本地給你的恩?,所以不能按常規的私人機構運作,你要承擔拯救本澳的責任。

對於這個想法,我有保留。首先博企取得賭牌,是經過一番競投,是當年政府經過嚴格挑選後才作出決定,企業經過激烈的競逐,才可以取得經營權,並非是任何人想做就可以做,也要有能力可以做到。

大家想想,回歸前賭業只有一家經營,有沒有今天的繁盛景像?你就知道博企也不是坐享其成,當中也付出頗大努力,投入鉅額資源去建設,注入無數心思去推廣,最終才可以將澳門打造成東方拉斯維加斯。

其次,博企每年需要向政府繳交龐大的稅收,單就去年來說,六家博企繳交博彩稅就過千億元。理論上說,企業支付了稅收,基本上已盡了責任;若企業出於自發而作出捐獻或幫助,當然是無任歡迎;但也要思考,博企並非國企,也是一盤生意,他們是上市公司,要向公眾股東交代,硬要承擔無止境的責任,對於博企及其股東也不公平。

還有,澳門今天財政盈餘六千多億,年年可以豪派金錢,在疫情期間又一擲萬金,出手打救,羡煞全球,當中博企多年來帶給政府的收入至為關鍵。再宏觀一點去講,近年本澳的零售、飲食、酒店及交通業欣欣向榮,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可以講全賴博企的發展去帶動,是一業起而百業盛。因此,社會別將博企視為飯來張口的企業,更非是坐地分肥,他們對本澳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抹。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