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命脈
13/07/2020
17162
收藏
分享
科技的命脈
科技的命脈

美國圍堵中國的腳步沒有停下,有白宮官員近日透露,美國政府計劃本周敲定新法規,禁止美國政府採購華為、海康威視、浙江大華、海能達及中興通訊等五家中國企業的設施與服務,有關法案參考實體清單措施,預計下月13日生效。加上上月根據《1999年國防授權法》將20家中國企業列為軍方公司,以及近期有關封鎖影音平台TikTok的討論,美國正透過將私人企業視為中國國家部門的邏輯,擴大對中國企業的封鎖範圍,構建圍堵中國的科技長城。

儘管內地已鮮少再提「中國製造2025」計劃,但美國仍將中國視為科技霸權最大的挑戰,透過將眾多科技企業列為軍方公司的手段,美國總統有權對有關公司展開調查及實施制裁,也能動用權力限制採購及供貨,對於現階段關鍵技術仍仰賴美國的中國科技企業來說,如同被人掐住咽喉。本月初,英特爾宣布暫停供貨中國伺服器大廠浪潮信息,一度造成浪潮股價崩跌,儘管英特爾在釐清法律疑問後恢復晶片供貨,但礙於中美關係的現狀,浪潮作為全球第三大伺服器廠商,隨時都有再度被斷供的風險。

不僅僅是華為,伺服器產業也是未來5G及AI技術的關鍵環節,中美雙方都不可能將訂單交給對手陣營,剩下來的就是真正意義的技術比拼,而中國在這一方面明顯暫居下風。以浪潮為例,一旦英特爾斷供晶片,幾乎不可能找到替代產品。

晶片是科技的命脈,為了解決中國的「無芯之痛」,中國晶片製造巨頭中芯國際受到高度關注,資本市場相信國家將傾力扶持中芯國際,研發出國產版本先進晶片製程,高盛預計,中芯應能在2024年量產五奈米工藝,將中芯與龍頭台積電的差距縮小到四年。這個預測對於去年剛剛實現14奈米量產的中芯來說,無疑是「大躍進」。然而即使高盛預言成真,中芯製程中仍然不可避免使用來自美國的EDA軟件,逃不開美國的制裁。除了技術的設限,美國同時還在資本市場上設限,美國早前已宣布限制美國聯邦退休儲蓄委員會對中概股及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理由是對軍民融合企業的擔憂,以及SEC對中國公司財報不透明的指控。

眼下最好的策略,或許要從台灣著手。曾預測中美將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早前預言,中美兩國糾紛將在下半年進入關鍵時刻,而台灣的台積電將是兩國衝突的引爆點。台積電在晶片代工領域的市佔率超過50%,今年將實現五奈米量產,除了韓國三星還能勉強追趕之外,全球其他對手已被拋離,然而台積電掌握中美兩國太多關鍵領域的晶片生產,早已成為中美雙方爭奪的對象。

台積電前兩大客戶分別是蘋果與華為,創辦人張忠謀曾說過要做「大家的代工廠」,雖然5月份宣布赴美設廠,但根據最新報道,台積電並未放棄華為訂單,趕在本月14日前向美國商務部提交意見書,確保能夠繼續替華為生產晶片。除此之外,加速吸納台灣相關領域人才,催生更友善的兩岸人才流通環境,則將是加速技術領域突破的關鍵。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