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迴圈
10/08/2020
13688
收藏
分享
晶片的迴圈
晶片的迴圈

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摩爾曾經提出,集成電路上的晶體數目,每隔兩年就會增加一倍,這個推論被稱為「摩爾定律」,正是這種對科技增長的信心,推動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超過半世紀。時過境遷,能夠堅持下去的人已經愈來愈少,英特爾走到14納米製程後開始放慢腳步,任由台積電、三星率先進入七奈米、五奈米領域,繼續追尋「摩爾定律」的極限。然而,晶片製造作為未來產業的關鍵領域,如今也成為大國角力的一部分,從華為斷供到台積電赴美,愈做愈小的晶片正在引發愈來愈大的對抗。

其實,美國一直希望將晶片製造遷回美國本土,但無奈的是,雖然美國在晶片研發、製造上是先行者,但目前掌握先進製程的卻都不是美國企業。不止華為依賴台積電,蘋果也依賴台積電。台積電不只代工手機晶片,也生產尖端軍事科技使用的晶片。一家如此重要的企業,同時也做對手國家的生意,美國自然很難接受。

華為證實,來自台積電的晶片供貨將自下月15日起中斷,這是源自美國商務部5月15日的禁令。華為承認,這將是非常大的損失,其旗艦手機採用的「麒麟9000」晶片將沒有人能夠生產,從此絕版。

但是,真正能從中獲益的人不是美國,而是台灣。華為少了台積電之後,開始大量訂購台灣IC設計大廠聯發科生產的晶片。據台媒報道,華為這幾天已向聯發科下了1.2億片晶片的大單。聯發科其實是一家IC設計廠商,過去的主要產品是中低端的晶片,但近期推出的天璣800、天璣1000,已經能夠滿足高端5G手機的需求,向上發展的企圖心明顯。

為甚麼聯發科可以接單,但是台積電不行?因為聯發科本身就是晶片設計商,而台積電是代工生產華為海思設計的晶片,所以只要避開使用美國技術的設計,聯發科能夠直接賣晶片給華為。由此可見,美國最主要的目的,不僅是要封殺華為,還要阻擋中國設計生產「中國芯」。因此,「麒麟」會絕版,但華為手機或許還有出路。

事實上,美國對華為的禁令也未必對自己的企業有利,在禁令之下,華為當然不會向高通買晶片,這等於給了聯發科一次改頭換面的機會。其實,晶片製程研發與疫苗研發一樣,想要在更小的體積上塞入更多晶圓,延續「摩爾定律」,需要客戶的投資、訂單的支持,才能夠不斷打磨技術,推進創新研發。過去十年,如果沒有華為與蘋果,不會有現在的台積電。如今聯發科得到訂單,將為高通樹立起一個新的敵人。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