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老人」成風 日均上網十小時

團體籲家人多關心陪伴長者
18/11/2021
26318
收藏
分享
團體籲家人多關心陪伴長者
團體籲家人多關心陪伴長者

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林敏芝建議當局開設工作坊,教導長者正確使用網絡。(張庚睿攝)

互聯網日益普及,由過往的高科技變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甚至因過度使用網絡導致成癮而出現社會關注問題,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日前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內地有超過十萬名長者每日平均上網超過十小時,成為「網癮老人」,當中社會問題成關注。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服務總監林敏芝表示,本澳長者使用手機對比疫情前的數字的確有明顯上升,她認為是因為長者普遍喜歡出入的公共場所都需要出示健康碼,間接令他們主動學習使用手機。 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李 良汪表示,長者普遍使用網絡更多是期望與子女及朋友溝通,當局應支持各類型孝親教育活動,提升家庭長幼共融的親密關係。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內地60歲或以上長者網絡普及率為38.6%,當中更有超過十萬名長者每日平均上網超過 十小時,成為「網癮老人」。

根據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製作的《2020澳門居民互聯網使用趨勢報告》資料顯示,本澳60歲以上居民的上網率,由2003年的1%上升至2020年57%,上網率持續增長。 澳門社會隨著科技發展,或有機會 出現類似「網癮老人」的狀況,當中社會問題值得關注。

疫情令長者使用手機上升

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服務總監林敏芝表示,按她接觸目前約有三分一長者沒有接觸手提電話或網絡,對比疫情前的數字的確有明顯上升,她認為是因為長者普遍喜歡出入的公共場所都需要出示健康碼,間接令他們主動學習使用手機,但整體使用狀況還好。她又指不少長者使用網絡主要集中在觀看短片、劇集、玩遊戲,或者用通訊軟件與家人及朋友溝通。通常他們見到有趣事物,都會喜歡拍照放上朋友圈,然後看看有多少個讚或者留言,本質都是為了解悶。她認為長者日常閒暇時間增多,特別在疫情期間與人接觸較少,或會更依賴使用網絡。

談到「網癮老人」風險,林敏芝認為本澳長者使用網絡情況未至於此,按她理解長者都有能力使用網絡,經學習的話不止用得到,亦能用得好,毋須擔心他們成癮,目前更重要的是開設工作坊等教導長者正確使用網絡,同時,家人亦需多陪伴長者,讓他們排解寂寞,便不用寄託在虛擬世界。

長者上網期盼與子女溝通

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表示,在過往曾接觸過的長者當中,的確有部分長者表示每天上網時間約八至十小時,甚至已養成習慣,問題雖未突顯,但值得社會關注。李良汪指出,長者普遍使用網絡更多是期望與子女及朋友溝通,因此,他建議當局擴大孝親合作網絡,支持各類型孝親教育活動,促進社會形成尊老敬老的氛圍,提升家庭長幼共融的親密關 係。他亦建議政府為長者增建社區康樂設施,提升大眾體育對長者項目的支持力度,讓「老友記」在網絡世界以外增加更多舒展身心的渠道,減少 網絡成癮機會。

李良汪指出,現代社會智能手機及通訊軟件已普及到日常生活中, 不少公共部門亦透過社交平台向民眾發送資訊或提供服務,故李良汪建議政府可增加與社區服務單位合作,推廣正確使用網絡,或以工作坊形式讓長者熟悉網絡操作及各種通訊軟件使用。他期望在增加接收訊息渠道的同時,能夠促進長者與他人交流的機會,鼓勵長者多參與群體活動,積極融入社區。

「銀髮低頭族」比例近年不斷攀升,網癮老齡化的趨勢值得社會關注。 (《力報》攝影組攝)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