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木屋之歲月痕跡

03/03/2022
40734
收藏
分享

青洲區木棚屋與周邊新建高樓產生強烈對比。(作者提供圖片)

台山中街木屋小巷成居民穿梭主通道。(作者提供圖片)

平民村頗有人文氣息。(作者提供圖片)

木棚屋並未消失,只是人們已不再關注。(作者提供圖片)

木屋旁總有神明保祐。(作者提供圖片)

平民村中一點綠。(作者提供圖片)

受新冠疫情打擊,澳門經濟一落千丈,但仍算富裕社會,潛在住宅單位足以應對未來十年需求,空置單位卻有16,000多個,樓價亦未隨賭收大降而大跌,房屋或者樓價成尷尬問題。誠然,都市發展過程中避不開這些老問題,澳門上一個房屋大時代在上世紀80、90年代:木屋區遷拆。雖然,大型木屋社群早不復再,惟木屋、石屋、棚屋等從未消失過,當中是什麼景況,甚麼人生活其中?在未來都市更新或者都市化進程之中,這些破舊殘矮又臨時了幾十年的「木屋」何去何從?

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像,上世紀大部分時間,澳門並不富裕,窮人是主流,40、50年代已有大量木屋區存在,包括青洲、筷子基、馬場、黑沙環、新填海、大坑渠、林茂塘一帶,氹仔、路環更不在話下。尤其70、80年代,大量內地新移民湧入,價平、易建的木屋數量激增,遍布澳門每一角落。資料顯示,90年代澳門就有4,600多間木屋。

「木屋」是個俗稱,並非純由木材建成,也不是年輕一代嚮往的北歐浪漫小木屋,澳門的木屋一般由鋅鐵皮、木料混蓋搭建而成,非常簡陋。有些木屋應為石屎屋,但日久失修,左修右補,有什麼材料就用什麼之下,變得雜亂無章,不知叫木屋、棚屋、還是寮屋好。所謂的「木屋區」就是由以上房屋組成的社區,一般屋靠屋彼此相連、支撑,相當密集,街巷狹窄曲折,縱橫交錯,衛生、生活環境惡劣,住在其中的當然是貧民百姓,叫貧民區也不為過。木屋區的生活定不好受,夏天陽光曬在鐵皮之上,屋內熾熱尤如蒸籠。冬天寒風總能從洞隙鑽進來,四壁冰涼,冷得像雪櫃。更不消提颱風來襲的日子,就算木屋不晃動,鐵皮外牆、屋頂總被風雨吹打得呯呯大響,時刻都有倒榻之危,一呯一驚心。事實上,整個鐵皮屋頂、外牆被強風吹走屢見不鮮。而更可怕的是火災,澳門過去幾十年發生過多次木屋區大火,動輒幾十上百木屋被燒毁,幾百上千人痛失家園,扶老攜幼無屋可歸,每每轟動社會,不時有賑災籌款活動。

木屋區的時代記憶

因彼此生活條件皆差,木屋區內的鄰里關係一般不錯,不但夜不閉門,雞犬相聞,左鄰右里亦彼此關照,各家孩童每每連群結隊的去遊玩、通街跑、周圍搗蛋。若在筷子基、大坑渠、林茂塘一帶的,可以下海捉魚、游水;在關閘、馬場亦可耕田種菜,有木瓜、香蕉、生菜等等。這種單純的窮快活是近幾代澳門人的集體兒時回憶,很多澳門人都出身木屋區,有著不一般的童年。然而,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澳門人收入提升,開始尋求更佳生活,都市化進程上世紀80、90年代提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澳門人都基本上樓了,當局政策亦不許新建任何木屋,木屋區逐步被拆遷、消失,過程縱有爭議甚至火爆場面,總的來說,這波都市更新尚算順利。有名的靑洲坊木屋區亦在2011年左右,正式走入歴史,變成今天的青洲坊公屋群等。

在今天高度都市化的澳門,大型「木屋區」已不存在,木屋、石屋、棚屋等卻從未消失過。據澳門年鑑統計,2020年政府清拆了11間木屋,惟同年底尚有416間,其中186間在澳門半島,230間在離島,尚有15間屬水域公產臨時佔用准照的木屋,應在路環船人街一帶。

時至今日,澳門現存最大「木屋區」應為平民村。該村位於路環監獄背後的山坡之上,依山而建,逐級而上,一共有十條街,100個石屎矮屋單位。這村是澳葡政府在1918年,以長期租借方式批給澳門教區,並由教區自資興建,為貧困居民提供居所,當村居民已經換了好幾批。此村過去甚少曝光,直至2017年有港媒以「人間地獄」去形容,直指當區房破人老、全無消防設備,100多級攞命天梯折磨貧民窟長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事實上,平民村殘舊、生活環境不理想,房屋破爛也要自己維修,卻未至於「地獄」,現水、電無大問題,警察亦每天巡更,全村唯一公廁和公共浴室也由政府定期清理,治安和衛生環境尚可。很早以前,教區已向政府提出土地交還,惜一直未有新去向公布,土地處膠著狀態。

平民村的變與不變

生於斯、長於斯,並已退休的老村民李先生相當健談,邊數著港澳公務員、特首之間的分別,邊帶著筆者行了兩條街。他說,他在平民村出生,此村模樣60多年來從未改變過,現村民當中僅三、四戶是澳門老居民,路環的老友們亦都老了,根本上不到山。平民村租金平,一般只需幾百到1,000多元不等,吸引了很多新移民、外僱或者外籍人士租住,「呢度治安可以,如果有人犯事,我唔會放過,一定叫警察來。」若以澳門高密度的標準來看,此村與世界隔絕,背山面路環,後山還被非法開墾,種了木瓜樹、香蕉、生菜,偶爾來走一趟,當行山、避世、打卡或者拍下小貓小狗呃like,確有幾分鄉間特色,惟住下來便有苦自己知。不要說打風下雨,若住得高,每天徒步上落、出村入村肯定不過癮。

除路環平民村,氹仔北部的卓家村、三家村保留著不少木屋。兩村乃澳門古村落,最著名是古樹、綠陰,卓家村內更有逾300年歷史的關帝天后廟。惟隨著周邊的大型地盤日日施工,這裡的安逸閒靜早不復在。其實,特區政府曾提出過氹北整治規劃,冀整合當中的公、私土地,重新發展,但業權複雜難搞,近十年來未有大變動。兩村不少木屋在2017年天鴿風災中倒塌,現尚存多間木屋的住戶以外籍人士為主。除周邊的大型地盤,也有不少私家地存放著大量建築材料,環境並不理想。

木屋區不在 木屋仍在

澳門半島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除茨林圍外,「木屋區」這個詞基本無人再提,也無法想像,惟北區的青洲、台山、關閘,仍可看到當年整區拆遷時留下來的木屋,如位於台山中街,青洲坊公屋對面十字馬路上,就有幾間屹立幾十年的高層木屋健在,毗鄰有塊已回收的國有土地,旁邊還供奉著「啟德星君爺爺」善信不絕,香火鼎盛。這個木屋群由不同年代的鐵皮混搭而建,頂牆鐵皮因不同程度生銹而呈現不同顏色,木屋又呈「下舖上居」狀況,地面層做修車,之上有居室、閣樓、露台,露台又不時晾曬著鮮艷奪目的衣服。此情此景,在環抱的高樓大廈之中,頗有奇幻感覺。

從木屋頂向下望,會發現幾間極之簡陋的低矮木屋,似仍有人住的痕跡。低矮木屋與官地之間,有一條30公尺左右的小窄巷,男女老幼幾十年來穿梭其中。木屋群一端有個鐵絲網圍封的小果園,種有木瓜、香蕉等,鐵網上掛著的白牌寫有:不許偷竊,否則報警兼罰款500。然而,走訪在這裡經過的善信、學生,無人能答得出此為何地,為誰人所有。類似的木屋小群在青茂口岸對面、關閘「發財巴」站旁亦有, 現多經營修車服務。

木屋不是北區專利,關前街的內巷之上也有木屋,正確來說是一間木工場,住在這裡的伯伯是木工師傅,早年在此幫街坊做木傢俬,現在傢俬多在內地生產,已甚少開工。不過,他還是滿心歡喜的向筆者話當年,最驚心動魄一幕是2017年天鴿特大颱風來襲,「當日水不斷由門口湧入,走又走唔到,唯有爬上『錄架床』頂暫避,水仲高過我,好彩天光之後慢慢退水,最終無事。」

澳門已過了大型木房區、棚屋區整治的年代,現存木屋及其住戶人數尚有一定數量,但與當年相比實小見大,處理雖不易,也涉及土地業權、老住戶意願、及後居所安排等,並非推土機可以解決,總的而言不算很逼切,需要方法及時間。而繼木屋大時代後,或許另一波房屋大時代即將來臨,就是唐樓。

按《澳門居住用途房屋政策研究》披露,「截至2021年6月底,樓齡40年及以上的住宅單位共有32,194個,佔總體單位13.5%,集中在新橋、黑沙環及祐漢、荷蘭園、下環及中區等。舊區樓宇殘舊老化問題嚴重,設施落後,缺乏維護修繕,嚴重影響住戶生活質素。」木屋時代的都市更新很大程度上,容許政府主導、大拆大建,惟基於現在的客觀條件及環境不同,唐樓時代的都市更新,面臨著樓價處於高水平、業權分散等大挑戰,到底政府、業主、都更公司以及發展商的具體角色如何,有待社會深入探討。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