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痛苦
14/08/2023
22511
收藏
分享
小市民的痛苦
小市民的痛苦

歷經三年疫情,今年終於重見曙光,大批旅客重回澳門,經濟景氣快速復蘇,多個經濟指標都出現大幅成長,澳門上下守得雲開見月明,似乎期盼已久的光明到來。但是在政府與企業拔足狂奔的同時,社會上仍有許多跟不上隊伍被拋下的人們,依舊對未來感到迷茫,依舊對現況感到掙扎。

立法會本會期本周結束,行政長官賀一誠上周五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就社會關注議題回答議員提問。其中經濟民生問題是多位議員關注的重點。賀一誠在回覆議員時直言,本澳明年度仍會是赤字預算,民生開支不會減少一分,但現階段無條件再推出普惠措施。

特首提到,社會都抱怨物價上漲,但統計數字證明,澳門上半年通脹率只有1%,政府發放消費卡並沒有拉高物價,物價水平仍舊維持正常。

那麼為甚麼這麼多民眾感覺物價上漲呢?其實這個問題許多人都討論過。

翻開統計局公布的最新CPI統計,今年6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04.69,按年上升0.8%。從整體看,澳門的通漲遠遠低於正常水平,不僅沒有通脹,還接近於通縮。但是從細項看,6月份食物及非酒精飲品按年上升2.64%,其中外出用膳增加了3.06%,另外衣履上漲5.44%,康樂與文化升5.38%,教育更大升9.98%,只不過教育所佔權數僅2.24,衣履佔2.95%,對整體CPI影響不大,而佔比最高的住屋及燃料,佔權數33.75%,按年下跌1.76%,因此帶動整體CPI僅微幅成長。

從細項看,康樂文化與教育費用大幅增加,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負擔確實是增加了,對外出用膳的居民來說,價格也確實是增加了。有孩子的家庭往往是社會中經濟壓力最大的族群,這是為甚麼社會上仍然希望能推出普惠措施、仍然覺得經濟情況沒有好轉的原因。更直接的例子是,按照官方媒體的新聞報道,上周末舉行的國際家居展和食品嘉年華現場人流冷清,不少商戶減價促銷商品,亦有部分攤位未有營業。有連續多年參展的商戶直言,居民消費意欲低,生意額較過去下降三倍,收入都不足以支付參展租金。

澳門的物價並非完全由本地居民的供需來決定,而是加入大量遊客的消費水平來決定,若本地薪資水平普遍低於疫情前,那麼多數打工仔其實根本對經濟復蘇無感,加上升息環境下供樓壓力倍增,結構性失業問題存續,民眾的壓力其實有增無減。

唯有透過小市民的角度看問題,才能感受到小市民的痛苦,找到真正問題所在。莫忘世上苦人多。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