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民合力統籌民生區可持續發展
15/03/2024
11732
收藏
分享
官商民合力統籌民生區可持續發展

現時居民在民生區消費意欲低迷,旅客少進區探索及消費,是區內廣大中小微企需要克服的難關,亦是當局需要重點研究的艱深課題。消費是經濟循環的起點及終點,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更是不言而喻,消費存在問題,亦即商品銷售和服務產出也會存在障礙。

主觀上,隨着居民嚮往更高品質的生活,簡單完善社區配套設施,已不能滿足他們的訴求,客觀上,疫情的經歷令居民消費變得審慎,追求更高性價比已成社會常態,尤其現時社區商舖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與鄰近地區相比,只剩方便快捷、外來商品選項上來說存在優勢,在區域融合發展趨勢下的今天,這種優勢亦正在弱化。

再者,由於過往缺乏較為周詳、系統性的城市規劃,一是令店舖提供的商品及服務大同小異,容易造成惡性競爭,二是出現食肆周邊多鄰靠修車行、回收舖及雜貨店的情況,影響三觀消費體驗,三是社區配套設施如泊位與車輛數量供求比例失衡,違泊車輛充斥街道或屋苑公共範圍,公交運輸未能全面照顧,以及狹窄或斷斷續續的人行道,影響整體步行舒適度等問題,都使社區發展及營商環境面臨野蠻生長的情況。

由此,現時民生區營商發展陷入困境,社會提出不少意見,例如完善往來各社區間的交通、推出鼓勵居民於社區消費的措施及助力企業升級轉型吸客等等,都值得有關方面研究落實,並處理好企業轉型與居民消費升級的關係。

筆者認為,推動民生區經濟重回正軌及有序推進,根本在於提升民生區的生活質量及迎客體量,透過強化政府政策的引導作用、社會資源投入的推動作用,民生區居民及企業的參與作用,才能集結力量共同促使社區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在提質提量上,可依照城市總體規劃的規劃分區,研究區內現存店舖及吉舖的情況,如位置、大小、數量、結業及不承租原因,科學分析社區現況,並優化管理停車空間、交通需求及提升街道步行舒適度等。

續後,針對各區新落成的地標性建築如長者公寓、傳統市集如紅街市、老舊商圈如下環街巿等為中心點,引導社會資本圍繞中心點的屬性於周邊集聚投資,例如長者公寓周邊應配有銀髮產業及滿足長者日常生活的配套,打造不同發展方向的街區,提高居民於區內逗留意欲;紅街巿打造宜遊宜購宜營的中心點,下環街凝聚土地廟媽閣廟歷史文化的站點,過程中須留意區域間的聯動互補,避免相關商業配套和民生設施於區與區之間相隔太遠。

與此同時,政府應透過搭建平台,或加強利用社區內的社服機構,將居民所需與企業提供的商品及服務相匹配,並藉加強屋苑尤其三無大廈的管理,結合官商民力量更好統籌社區可持續發展。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理事長何金明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