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教育法規加強學校人才培養

學者倡為教師安排資訊科技培訓
30/09/2024
45981
收藏
分享
學者倡為教師安排資訊科技培訓
學者倡為教師安排資訊科技培訓
學者倡為教師安排資訊科技培訓

在新學年開學之際,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表示按序實施新修訂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及「基本學力要求」,強化學生學習包括編程及人工智能教育、綜合應用技能教育,全方位支援學校、教學人員落實課程發展工作。對此,有意見指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尤其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基礎教育課程確有必要因應社會發展適時作出調整。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認為本澳各校需要適當地作出更好的編排,在學校管理上作出調整,避免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並希望當局還能提供相關培訓予教師提升能力。新修訂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及「基本學力要求」,強化學生學習包括編程及人工智能教育、綜合應用技能教育,以提升教育品質。 (新華社圖片)

為落實第9/2006號法律《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的規定,建立符合澳門教育發展需要的課程,教育暨青年局制定《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下稱「課程框架」)及《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下稱「基本學力要求」)行政法規,引導學校優化課程結構,科學安排教育活動時間,組織和實施教育教學,設計各學習領域及科目的課程,保障澳門正規教育課程兼具優質和多元的品質,讓學生獲得基礎性和全面性的培養,提升人才培養的素質,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課程框架」自2014/2015學年開始,所有本地學制的學校須遵守每學校年度教育活動總日數不得少於195日,但小六、初三、高三年級不受此限制;而其他調整內容包括:學習領域的劃分,課時的安排,餘暇活動納入正規課程計劃之內,學生每周有不少於150分鐘體育運動時間等。

「課程框架」設緩衝期分階段實施

關於今年新學年學生「課程框架」調整情況方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表示新學年將按序實施《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及「基本學力要求」,計劃強化學生在編程及人工智能教育等領域的學習,同時亦將支援學校分階段實施落實課程工作。同時,當局亦指出在「課程框架」實施前進行了多方面的調研與教師培訓工作,亦將設有緩衝期分階段實施,希望能取得更好的成效。當局又認為各校的設施設備,在教學中只是作為輔助性質,反而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是更大的。

課程需隨社會發展調整兩項教育法規還全方位支援學校、教學人員落實課程發展工作。圖為深合區人工智能大賽在澳門揭幕。(新華社圖片)

對於各校實施「課程框架」和「基本學力要求」,加入編程、人工智能等內容,強化科技教育。有團體認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尤其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基礎教育課程確有必要因應社會發展適時作出調整,以發展學生多元能力,配合經濟適度多元方向。希望當局支援學校完善硬件設施,加強教師資訊科技培訓,支持學校和教師開展相關課程。

冀學校作取捨減輕學生負擔

澳門中華教育會副會長、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以菜農子弟學校為例,學校在疫情之後,已經將「課程框架」和「基本學力要求」的教育要求逐漸滲入到課程當中,認為實施兩項教育並不會突然增加學校的教學壓力,因為在過往的時間,學校已經開始著手控制軟硬件條件,包括師資等,因此這對於學校來說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

更重要的是學校需要在有關方面作出取捨,「需要適當地作出更好的編排」。他指出,現在學生對於AI編程的課程十分感興趣,「興趣能讓他們增大學習氛圍」,故此在學校管理上要作出一些調整,例如增加AI編程課程,但若學生的學習方式不變,直接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增加,這樣就會增大學生的壓力。王國英相信只要學校做好相關課程的安排工作,將會令學生對學習興趣大增,直言「學生放假都要專登返學校跟老師學習,參加工作坊增加對AI編程方面的技術知識。」

需增教師培訓提升能力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希望當局能提供培訓,幫助教師提升資訊科技水平。 (資料圖片)

王國英又指出,在AI編程等方面,反而是教學人員壓力有增加的情況出現,該方面的教學雖然在課程上已經逐步滲入,當中是資訊科技的老師會較為熟悉,而其他科目的老師在相關能力上還需要有待提升,希望未來教青局在這方面增加相關的培訓給予老師們。另一方面,他亦提出當局需要關注學校的軟硬件設備是否需要增加,將各校硬件設施的差距拉近一點,協助學校在該方面做更多提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