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昨(20)日發布消息指,本年度向每名受益人發放的電子醫療券補貼金額調升至澳門元700元(澳門幣,下同),使用期限由2025年6月1日 至2027年5月31日,為期兩年,總補貼金額約為5.1億元。有醫務界人士表示,居民獲得醫療券後,一般只會找開診時間長的醫生看病,故醫療券對年輕醫生的幫助不大,又指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醫療券根本未被使用,建議當局善用相關資金支援年輕醫生,幫扶他們站穩陣腳。醫務界人士呼籲當局善用醫療券資源,幫扶年輕醫生站穩陣腳。 (資料圖片)
新一期700元醫療券6月1日起可使用,而且適用範圍維持擴展至橫琴深合區。 (資料圖片)
行政會表示,完成討論《二零二五年度醫療補貼計劃》行政法規草案,將於2025年6月1日起生效。凡於2026年5月31日前持有有效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者均為受益人,居民就診時透過身份證或「一戶通」使用醫療券。同時,可將醫療券全部或部分移轉給持有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配偶、父母或子女。
醫療券僅適用於已參與計劃的醫療人員所提供的醫療服務,不適用於已獲特區政府資助的醫療人員。獲許可參與計劃的醫療人員,須在其營業地點張貼專用標貼。
電子醫療券適用範圍擴至深合區
此外,為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進一步提升澳琴一體化水平,《二零二五年度醫療補貼計劃》的適用範圍維持擴展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在澳門加入醫療補貼計劃的本澳醫療人員,如在合作區符合內地相關規定以及由澳門居民以單獨或共同出資方式設立的診所提供醫療服務,則可接收醫療券;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的診所就醫時,則須透過「一戶通」使用醫療券。
行政會又強調,為強化監察作用,減少違規情況,衛生局將採用電子方式持續監察醫療券的使用情況,嚴肅處理並追究違規者責任,堅決杜絕違規行為。
醫療券對年輕醫生幫助不大
立法議員、醫務界聯合總會會長陳亦立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醫療券計劃已經實行了十多年,事實上出現了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年輕醫生認為醫療券對他們的幫助不大,「因為居民拿著醫療券去看醫生時,他們確實會找一些年紀比較大或者開診時間長的醫生看病,無形中對於年輕醫生來說是不足的。」
第二,據特區政府所統計的資料顯示,原來每一年是有三分之一擁有醫療券的永久性居民是沒有使用醫療券的,為何不使用?因為澳門的免費醫療太好了,這幾百元醫療券對居民來說幫助不大,「去睇兩、三次私家醫生沒甚麼作用,一整年到衛生中心看病都不需要花錢,前往山頂醫院看專科醫生也是免費」,故這部分的居民根本不需要使用醫療券。
陳亦立稱,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醫療券是沒有使用的,最後是撥歸政府財政庫房,形容這是很可惜的事情。他解釋,在政府每年的預算中,這筆錢是已經給予私人醫療中的醫生,現時居民不用又進行回收,這對業界的幫助是減少了。他又舉例指,早兩年,政府平均每年投放四億元在醫療補貼計劃,那麼三分之一約等於是一億六千萬元是沒有使用的,建議將未使用的醫療券不要收歸庫房,可以通過行政長官批示法規,將這一億六千萬元直接想辦法運用在業界的年輕醫生身上,透過衛生局與業界共同商議一個計劃,如何將這一億六千萬元用作扶持剛剛拿到執照前三年的年輕醫生,包括中醫、西醫、牙醫、物理治療師等等,希望用這筆錢每年幫助這些醫生站穩陣腳,而幫助的時間為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