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作為指導單位、南光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和陽光媒體集團主辦、摩境數字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首屆「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在橫琴文化藝術中心璀璨啓幕。這場以「在山頂重逢」為主題的國際性數字藝術盛會,通過主題展區、高端演講、圓桌論壇、藝術課堂等多元活動,不僅吸引了頭部智能設備廠商和軟件服務商,更匯集了數字藝術領域的領軍者,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時代下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為全球數字藝術領域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智慧的盛宴。
開幕式上,廣東省委橫琴工委副書記、省橫琴辦主任、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曉冬,資深媒體人、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楊瀾,亞洲和平慈善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李偉傑及中國美協數字藝術藝委會秘書長、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導師費俊出席併發表致辭;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白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局長馮方丹,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吳創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廳長何鴻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處長杜家豪,南光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耘,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京東方集團副總裁、MLED業務CEO劉毅及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等來自中外文化、科技、藝術、學術界的一百多位嘉賓共同見證了博覽會開幕。在場嘉賓紛紛表示,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的舉辦,不僅是對數字藝術領域創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推動科技與藝術深度融合、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
聶新平指出,數字藝術作為科技與藝術深度融合的產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審美體驗和生活方式。它打破傳統藝術的邊界,讓創意在虛擬與現實的交織中自由馳騁,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致力於打造一個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數字藝術新高地,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數字藝術發展,為創新者提供舞台,為創作者搭建平台,為創業者築造後台。
宋曉冬在致辭中表示,南光集團以推動「文化數字化」為己任,攜手陽光媒體集團打造此次國際級數字藝術盛會,正是為了在橫琴這座「創想之城」上,搭建一個連接藝術與科技、傳統與未來、中國與世界的展示和交流平台,推動橫琴成為數字藝術的「國際會客廳」,為大灣區乃至全球的文化產業注入新動能。南光集團將以本屆博覽會為開端,持續深化琴澳合作,努力推動數字藝術成為大灣區文化IP的新名片,為中國文化的全球化表達探索新的路徑。
楊瀾在發言中提到,數字技術、AI技術的到來,展現了藝術創作新的可能性,同時讓人機共創成為現實,共同譜寫人類想象力與AI生產力的交響詩篇。橫琴是區域融合下的創新發展熱土,作為全球範圍內的一次創新,首屆「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推動橫琴粵澳深度融合、為橫琴帶來了科技創新的活力和文化藝術的激情,力求打造一個科技企業與藝術文化機構交流融合的平台。
李偉傑表示,在全球數字化浪潮洶湧澎湃的當下,數字藝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重塑全球文化產業格局,而本次博覽會選址琴澳,正是看中這片土地獨特的區位優勢與發展潛力。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橫琴與澳門正朝著深度融合的方向大步邁進,本次博覽會的舉辦將為琴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費俊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數字藝術藝委會進行發言。他認為,在全球數字浪潮推動下,藝術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正重塑我們的感知方式與表達邊界。中國美術家協會數字藝術藝委會始終致力於推動藝術與前沿科技的跨界融合,關注新形態藝術的發展路徑。本次博覽會將激發更多關於未來藝術生態的深層思考與國際合作。
隨後,現場嘉賓共同參與啓動儀式,見證本次博覽會正式啓幕。
據介紹,本屆橫琴數博會設置「重施魔法」、「超級聯想」、「藝術未來式」、「科技重構藝術」四大主題展區,覆蓋6,000平方米展出面積,吸引了十餘組國內外知名藝術家、故宮博物院及20余家科技企業參與,科技與藝術的共生關係被具象化為可感可知的體驗。首屆橫琴-澳門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的開幕,不僅為粵港澳大灣區增添了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更為全球數字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