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證券(CLSA)最新報告指出,澳門政府推動產業多元化雖成功吸引更多休閒旅客,但也造成每位旅客的平均博彩收入(GGR)持續下降。報告認為,儘管消費信心疲弱仍是主要因素之一,但非博彩項目的增加也是造成人均GGR下滑的原因之一。
分析師Jeffrey Kiang與Leo Pan指出,2025年第一季,澳門每位旅客的博彩總收入(GGR per visitor)為澳門幣5,846元,按年下跌9%,較2019年同期水準亦下滑21%。CLSA預測,2025全年人均博彩收入將再降6.6%,至約澳門幣5,800元水平,但2026年可望回升6.3%。
造成人均博彩收入下降的主因之一是消費者信心仍低迷。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2025年第一季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仍徘徊在歷史低位,雖從2024年9月的85.7微升至2025年3月的87.5,但仍遠低於疫情前的平均水平。CLSA指出,「此現象對大眾市場影響更甚於高端市場。」
多元化發展造成GGR下降
不過,CLSA也強調,澳門特區政府推動非博彩多元化發展,使得休閒型旅客顯著增加,同樣是造成人均GGR下降的結構性因素。報告指出:「非博彩項目的豐富性成功吸引更多家庭、年輕族群與短期遊客,這有助整體人流增長,卻也讓人均博彩支出走低。」
在整體旅客人數方面,CLSA預測,2025年訪澳旅客將年增9.0%,達3,810萬人次;2026年與2027年則將分別增至3,940萬與4,120萬人次,屆時將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的水準。
澳門與泰國客源結構不同
針對市場對於東南亞新興賭場地區,特別是泰國與菲律賓對澳門構成競爭的憂慮,CLSA認為影響有限。Kiang指出:「泰國賭場的市場定位與澳門截然不同,泰國的平均停留時間超過七天,而澳門平均不到2晚。」此外,泰國遊客組成中約25%來自中國內地與香港,相比澳門高達90%的比例,可見兩地客源結構亦不同。「兩地將發展出截然不同的遊客與業務模式,不會直接競爭。」
CLSA亦表示,短期內,澳門博彩總收入(GGR)增長將主要依賴旅客總量提升。2025年GGR預測為2,308億澳門幣(約合287億美元),按年增長1.8%;2026年將進一步升至2,544億澳門幣(約317億美元),年增10.2%。分析師指出,「我們對2026年樂觀,因為屆時中國房地產市場預期見底,消費信心同步改善。」
住宿能力壓縮過夜市場
儘管前景正向,報告仍提醒澳門面臨住宿供應瓶頸。截至目前,澳門酒店客房總數約47,000間,全年入住率維持在90%左右,遠低於旅遊城市如拉斯維加斯的155,000間。CLSA認為,住宿限制或將壓抑澳門進一步拓展高端過夜客市場的能力,並拖慢平均停留時間的提升。
此外,CLSA預估2025年整體博彩業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將按年下滑6%,顯示業者在經營效率、成本控制與吸引消費上仍有壓力。非博彩項目目前約佔整體EBITDA的15%,已成為重要的引流與增值工具。
CLSA指出,未來澳門的成長將不僅來自博彩,而更仰賴消費心理改善、產品多元化與高效資本運用策略。「旅客不僅要來,更要留下來,且消費要能轉化為實際營收,這是關鍵挑戰。」
報告最後強調,儘管2025年可能仍是結構調整的一年,但只要中國內需恢復動力,配合澳門自身產業升級與吸引力強化,2026年可望重新迎來明顯的成長周期。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