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李振國辭任總經理 

隆基綠能進入轉型關鍵期
27/05/2025
11420
收藏
分享
隆基綠能進入轉型關鍵期

中國光伏龍頭、A股上市公司隆基綠能日前宣布重大人事變動:創辦人李振國已於5月23日辭去董事、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務,由董事長鐘寶申兼任總經理並出任法定代表人。李振國未完全退出核心管理層,將轉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及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術官,專注於技術研發與創新管理。

此次調整被視為主動交棒。據接近隆基人士透露,李振國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其辭任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公告亦稱,此次高層變更不涉及控股股東或實控人變化。作為隆基創始人,李振國自25年前創立西安新盟(隆基前身)以來,一直是公司發展的技術與戰略核心人物,並在近年逐步將經營權交予更擅長管理的鐘寶申等同窗夥伴。

截至2024年底,李振國直接持有隆基綠能14.08%股份,其中2.2億股處於質押狀態;其妻李喜燕持股5.02%,為第三大股東。高瓴資本旗下HHLR為第二大股東,持股5.5%;鐘寶申持股約1.44%,為第七大股東,其他主要股東包括香港中央結算與李春安等人。

然而,李振國辭任的背景是整個光伏產業正處於深度調整期。自「雙碳」目標提出後,光伏產能快速擴張,2022至2023年間產能暴增至1000GW級別,遠超全球實際需求,導致市場價格暴跌與行業全面虧損。隆基作為行業領軍者亦難獨善其身,2024年歸母淨利轉為虧損86.18億元,2025年首季再虧14.36億元。

光伏組件產業鍊承壓

過度擴張下,光伏組件價格從2023年初的1.9元/瓦跌破1元/瓦,目前維持在0.6至0.7元/瓦區間,產業鏈全面承壓。隆基雖在技術路線上始終聚焦單晶硅,但昔日的「護城河」已逐漸被追兵趕上,第二梯隊競爭者如TCL中環與晶科能源迅速崛起。2024年隆基矽片出貨108.46GW,排名僅次於中環;組件業務位居全球第二。

面對競爭與轉型壓力,李振國自2023年起力推BC電池(背接觸電池)作為新世代高效平台技術,聲稱將於5至6年內成為主流。不過,由於該技術良率與產能瓶頸尚未突破,市場接受度有限,在當前供過於求的環境下未能有效提振公司表現。

光伏行業的競爭已由「資本+產能」轉向「技術+成本」,如何以技術創新驅動降本增效,成為企業生存關鍵。李振國曾對《財新》表示,光伏從業者最應直面的問題是:「未來哪一條技術路線能真正實現最低度電成本?」

此次高層調整意味著隆基將進一步分工明確、鞏固管理與技術雙核心架構,鐘寶申負責營運與戰略執行,李振國則全面投身研發與技術攻堅。在行業尋底過程中,這場由創辦人主導的自我重構,或將決定隆基未來能否突圍,繼續在全球光伏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