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穩定幣香港試點?

中美數字貨幣角力升溫
03/07/2025
8258
收藏
分享
中美數字貨幣角力升溫

美國全力推進穩定幣立法,意圖鞏固美元霸權,正加速推動穩定幣成為全球支付新標準。面對美元數字資產的壓力,市場開始關注中國是否應適時部署發行與離岸人民幣(CNH)掛鈎的穩定幣,以拓展跨境支付場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多位學者及業界人士建議,可由香港作為戰略試點,率先推出人民幣穩定幣,探索實際應用案例。穩定幣正成為新一輪國際貨幣競爭的前沿戰場。 (AI生成圖片)

中國官方對穩定幣態度一向保守,惟近期出現微妙變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6月在陸家嘴論壇上指出,區塊鏈與分布式賬本等新技術正推動央行數字貨幣與穩定幣發展,並實現「支付即結算」,對傳統支付體系構成挑戰。《證券時報》與央視節目「玉淵譚天」亦相繼發文,批評美國藉穩定幣延伸美元霸權,並呼籲中國勿錯失貨幣全球化良機。

與此同時,香港即將於8月1日實施《穩定幣條例》,官方未排除發行與人民幣掛鈎穩定幣的可能性。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在考慮滙率及貨幣政策等前提下,香港或可作為CNH 穩定幣的實驗場。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香港可作為「戰略沙盒」,在不觸動內地資本管制的前提下驗證穩定幣跨境結算應用。

目前,全球穩定幣流通量已達2,500億美元,其中逾九成為美元穩定幣。相對地,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自去年高點4.74%降至今5月的2.89%,儲備貨幣佔比也由2.8%降至2.2%,顯示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放緩。穩定幣被視為突破瓶頸的新工具,尤其對無銀行賬戶者或本幣貶值國家而言,其成本低、效率高,具吸引力。

循序漸進推動穩定幣試點

HashKey集團CEO肖風認為,中國應採「分步驟、分層次、分區域」策略推動穩定幣應用,建議從香港、海南、大灣區等地率先試點。京東、螞蟻等科技企業已積極部署穩定幣發行,期望藉此降低全球跨境支付成本,提高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義烏小商品城等企業亦表示,待監管明確後將申請在港發行穩定幣。

不過,學者提醒風險亦需審慎評估。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署理院長許佳龍指出,穩定幣若掛鈎公鏈、去中介化,其匿名性與難追蹤性將對反洗錢、KYC等監管構成挑戰。監管機構須確保風控機制與現有金融體系接軌,避免成為非法資金轉移工具。

摩根士丹利建議,可先發行與美元或港元掛鈎穩定幣建立市場信任,再推動CNH穩定幣落地。未來如能讓出口商使用人民幣穩定幣進行結算,並擴展其支付網絡,或有助提升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接受度與流通性。

儘管中國央行未對穩定幣放寬監管,但近年已推動數字人民幣跨境應用,例如mBridge平台及設立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惟mBridge規模仍小,市場期待穩定幣作為輔助工具,擴展應用場景,提升人民幣在數字金融時代的競爭力。

前央行委員李揚強調,中國應雙軌並進,一方面推進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另一方面擁抱穩定幣與加密資產的發展趨勢。康奈爾大學教授Eswar Prasad則指出,穩定幣非萬靈丹,其廣泛應用仍有賴人民幣資產吸引力與制度透明度的提升。

在「去美元化」浪潮與技術革新交織下,穩定幣正成為新一輪國際貨幣競爭的前沿戰場。中國能否抓住契機,在香港率先試點人民幣穩定幣,或將成為下一階段金融戰略的關鍵。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