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語境轉向:從AGI邁向「超級智能」 

硅谷大佬掀起新一輪技術競賽
08/07/2025
4130
收藏
分享
硅谷大佬掀起新一輪技術競賽

據彭博社報道,科技業界長期追求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正逐步被一個更宏大的概念所取代:「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這種AI不僅在大多數任務上媲美人類,甚至在所有智力任務上超越所有人類,成為科技領袖們的新戰略目標。

Meta執行長馬克・朱克柏格(Mark Zuckerberg)近日正式將「超級智能」列為公司AI競賽的核心方向,並宣布成立專責團隊、投入數十億美元開發相關技術,吸引全球頂尖AI研究員加入,顯示其已從「元宇宙」轉向另一場AI豪賭。

而前OpenAI聯合創辦人伊爾亞・蘇茨克維爾(Ilya Sutskever)離職後,創立了以「安全超級智能」(Safe Superintelligence)為名的新公司,目標直指打造能夠以人類無法匹敵的效率處理任務、同時具備可控性的AI系統。

OpenAI現任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也頻頻提及「超級智能」,並稱其「近在咫尺」;微軟更在介紹其AI醫療突破時,直接稱之為「邁向醫療超級智能的一步」。

定義備受爭議

被譽為「AI教父」的加拿大學者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指出,人類正加速接近這項技術門檻。他表示,目前AI已能掌握200多種語言,甚至通過多項博士考試,「差距正在以指數級速度縮小」。他同時警告,誰能控制這樣的AI,將擁有前所未有的權力,甚至不排除未來「控制者本身就是AI」。

然而,「超級智能」的定義仍備受爭議。不少學者與從業者指出,與AGI類似,「超級智能」缺乏明確的界定:AI需達到哪種層級才算跨越門檻?是博士級?還是諾貝爾獎等級?時間點亦無定論。Anthropic執行長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預測最早2026或2027年可能實現,但也有人認為這過於樂觀。

曾任OpenAI政策研究員的邁爾斯・布倫達(Miles Brundage)指出,所謂「AGI通脹」是轉向「超級智能」的一個原因。隨著AGI實現看似愈發接近,業界開始尋求更具遠景的新名詞。他認為「超級智能」可視為對AGI概念模糊的回應,特指其中最具挑戰性的一類。

AGI通脹

對人才市場而言,「超級智能」更具吸引力。在硅谷,頂尖AI研究員渴望解決最困難、最具顛覆性的技術問題,這種目標也自然成為企業競逐菁英的號召利器。

Menlo Ventures合夥人迪迪・達斯(Deedy Das)認為,與其陷於定義模糊,不如透過具體經濟標準評估AI實力。他提出「經濟圖靈測試」概念:若AI與人類從事相同工作、產出差異可忽略,那它或許已具備「超級智能」的實用標準。

無論定義如何變動,有一點不容忽視:全球資金最充沛、技術最尖端的科技巨頭,正全力投入這場超越AGI的技術競賽,試圖主導人類未來的智能秩序。

不過,對多數人而言,「超級智能」仍停留在抽象遠景。正如奧特曼所言:「人類即將創造出數位超級智能,但迄今為止,一切還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詭異。」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