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升溫的網絡賭博問題,菲律賓最大金融科技組織「菲律賓金融科技聯盟」(Fintech Alliance Philippines)宣布,將主動實施更嚴格的審查措施,以限制民眾透過電子支付平台接觸網絡賭博,與政府日益強化的監管努力保持一致。
該聯盟成員涵蓋如 GCash、Maya、RCBC 和 CIMB Bank 等主流電子錢包和銀行機構,其會員佔全國超過95%的數位金融交易量。聯盟創會主席 Lito Villanueva 表示,成員企業正準備推行「嚴謹盡職審查機制」,以強化對網絡賭博平台的接入控管,保護使用者免於沉迷賭博、財務風險與個資洩露。
這項聲明正值菲律賓中央銀行(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 BSP)起草新法規之際。BSP近期表示,將發出通告,要求受監管的銀行與電子支付平台採取措施,防止用戶過度或非法參與網絡賭博。中央銀行指出,這項規定將採「協作方式」制定,力求在保護消費者與維持合法商業運營間取得平衡。
Villanueva 強調,金融科技業者支持中央銀行的方向,並與監管機關密切合作,推動強化審查與風險控管。他指出,聯盟成員將針對所有擁有網絡博弈許可的商戶帳戶加強審查,並部署即時監控技術來偵測非法平台,同時在各自平台上加強賭博風險的宣導與倫理行銷規範。
網賭已走進家庭
目前,菲律賓國會與行政部門也正積極推動多項立法行動。參議員祖比里(Juan Miguel Zubiri)於上周提出《2025年反網絡賭博法》,要求電信商、數位平台與網路服務供應商在接獲司法部或博奕監管機構PAGCOR通知後,72小時內封鎖非法賭博網站。眾議院方面,Akbayan黨團議員也提出《Kontra e-Sugal法案》,主張設立自願排除登記機制、加強年齡驗證,以及限制投注金額損失。
此外,參議員洪蒂維洛斯(Risa Hontiveros)主張全面禁止電子錢包與超級應用程式用於賭博,指出此類平台已成為年輕族群賭癮入口。她的法案亦提議將合法參與年齡提高至21歲,並禁止在公共場所、傳統媒體與社交媒體上宣傳賭博資訊。參議員加查利安(Sherwin Gatchalian)也提出修法,將網博法定參與年齡從18歲上調至21歲,並提高最低儲值與單次加值門檻。
宗教界亦發出強烈反對聲音。天主教卡祿岡主教、大主教戴維(Pablo Virgilio David)批評政府缺乏有效監管,形容網博已經「走進人們的客廳與孩童的口袋」。
菲律賓博彩監管機構 PAGCOR 主席坦戈(Alejandro Tengco)日前則表示,應以「加強控管」而非「全面禁止」來因應網博問題。他指出,合規經營的網博業者每年為國庫創收超過1,000億披索(約17.7億美元),2024年單是牌照收入就達500億披索。此外,產業直接僱用逾32,000名員工,對就業與政府稅收具重要貢獻。
財政部也正在研擬針對網博產業課徵新稅,並引入更嚴格的接入規範。綜合來看,政府、產業、宗教界與立法部門正共同促成一場有關網路博弈行為的重大政策轉向。金融科技聯盟的主動配合,被視為民間參與監管的關鍵一步,象徵業界願與政府協作,避免電子金融服務成為賭博管道,維護數位經濟健康發展。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