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玻璃中期盈利腰斬

投行續看好中長期多元布局
04/08/2025
3090
收藏
分享
投行續看好中長期多元布局

中國領先玻璃製造商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00868.HK)日前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收入按年下滑9.7%至98.21億元人民幣,歸母淨利潤大跌59.6%至10.13億元,業績符合早前盈警預期範圍(按年跌幅介乎55%至65%)。期內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23.25分,董事會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2.5港仙,較去年同期的31港仙減少近六成。

根據財報披露,信義玻璃上半年毛利為31.02億元,毛利率為31.6%,按年下降2.6個百分點。經營溢利為11.82億元,按年大減逾五成。下滑主因包括浮法玻璃價格持續疲弱,帶動浮法業務收入按年下跌16%至53.81億元;建築玻璃亦因需求轉弱而下跌22%至11.17億元。惟汽車玻璃板塊表現穩健,收入逆勢增長逾10%至33.23億元,毛利貢獻亦有所提升。

此外,公司期內錄得1億元資產減值損失,主要與海南地區部分浮法玻璃生產線永久停產有關;另有外匯虧損及金融資產重估損失合共逾4,300萬元。財務成本亦受利率影響錄得6,281萬元開支,略低於去年同期。應佔聯營公司溢利則按年大減52%至2.03億元,反映信義光能等關聯公司業績承壓。

資產方面,截至期末公司總資產達491億元,資產負債表保持穩健,流動比率達1.18倍。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5.65億元,按年雖減少21.3%,但仍顯現出良好現金回籠能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升至18.54億元,較去年底的14.56億元有所增加。

中金:行業集中度將提升

在業績公布後,多家投行發表最新評級與預測。中金公司發表研報指出,浮法玻璃價格年內持續承壓,影響公司短期盈利表現,惟中長期受益於「反內捲」政策帶動行業結構改善,預計浮法行業集中度將提升。該行下調信義玻璃2025年每股盈利預測21%至0.52元人民幣,惟維持2026年預測0.68元不變,對應2025及2026年市盈率分別為14倍與11倍,並維持「跑贏行業」評級與目標價8.5港元,隱含約5%上行空間。

華泰證券則指出,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與盈利均顯著下滑,與浮法玻璃均價回落、信義光能投資收益下降及資產減值擴大有關。該行認為,信義玻璃作為浮法玻璃龍頭,具備規模與成本優勢,且在汽車玻璃與建築玻璃業務上的多元布局將為未來發展提供支撐,維持「買入」評級,惟將目標價由9.6港元小幅下調至9.54港元,並大幅下調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預測至0.51、0.62及0.74元。

信義玻璃於200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總部設於中國廣東省,公司業務涵蓋浮法玻璃、汽車玻璃及建築玻璃三大類別,是全球領先的綜合玻璃產品製造商之一。公司擁有包括馬來西亞及中國多地在內的生產基地,近年來積極擴展海外市場。集團亦透過旗下聯營公司參與太陽能玻璃業務,與信義光能及信義能源形成產業協同效益。

儘管短期內面臨盈利壓力,但信義玻璃管理層表示,將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加強成本控制,並審慎推進資本支出,尤其是浮法業務聚焦高效產線升級,冀在行業結構重塑過程中維持領先優勢。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