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公布2024年度特色產業園名單,珠海高新區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園以「全省唯一」的定位成功入選,成為廣東唯一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園。這一榮譽不僅為珠海高新區再添「金字招牌」,更標誌著其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觀海融媒報道,近年來,珠海高新區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積極構建珠西科學城核心區特色產業體系,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增速領跑全市。園區以晶片設計為抓手,以化合物半導體為特色,並以材料設備和封裝測試為支撐,聚集了全市近七成半導體企業。2024年產業規上經濟規模達23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7%;2025年1至7月已實現158.7億元,同比增長34%。在企業數量與經濟規模方面,均穩居珠海首位。
這一飛速發展背後,是珠海高新區着力推進的「七個一」發展格局發揮了核心作用——包括專項規劃、扶持政策、產業智庫、龍頭企業、科研平台、核心產業鏈和人才體系,為產業騰飛提供了有力保障。過去五年,園區產業規模年均增長超20%,IC設計產業規模穩居珠三角第二,逐步發展成為大灣區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集成電路聚集區。
作為大灣區重要的科技創新高地,珠海高新區已形成「門類齊、集群密、鏈條全」的完整產業格局。在材料領域,涵蓋氮化鎵、碳化矽、磷化銦、砷化鎵、銻化鎵等全系列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是國內少數實現「五料俱全」的產業集聚地。產業集聚方面,園區打造了一平方公里核心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圈,覆蓋材料、設備、設計、製造、封測到應用全鏈條,產業集聚度位居全國前列。
氮化鎵構建IDM全流程
在技術創新上,園區具備多個領先優勢:氮化鎵領域已構建IDM全流程能力,快充和射頻器件技術達國際先進;碳化矽領域打通「衬底—外延—器件—模組」全鏈條,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與光伏;磷化銦與砷化鎵領域則擁有衬底製造及晶圓代工產線,支撐5G通訊、大數據中心及人工智能產業。2024年園區IC設計產業規上經濟規模達50.56億元,年增32%,在全省穩居前列。
園區的創新矩陣同樣值得關注。由多家龍頭企業構成的「設計矩陣」正推動國產晶片在5G、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等領域實現突破。同時,珠海高新區正加快建設RISC-V生態創新中心,意在打造全國首個技術先進、競爭力強的RISC-V生態之城,搶佔開源晶片架構先機,助力國家「自主可控」戰略。
此次入選省級特色產業園,不僅進一步提升了珠海高新區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產業地位,也為未來發展注入新動能。園區計劃全面融入珠海市「4+3」產業體系,推動IC設計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做強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力爭打造成國內領先的特色工藝產業化示範區,並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光通信和新能源汽車等前沿領域形成應用示範。
據預計,2025年園區全區集成電路企業年度營收將突破300億元,專業人才隊伍有望超過兩萬人,屆時珠海高新區將成為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地。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