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服務業總工會合作,於今年1月至5月展開「澳門服務業從業員職業培訓狀況調查」,結果顯示,62%受訪者過去一年未參與職業培訓,四成認為課程種類不足。對此,工聯建議特區政府構建服務業職業培訓多元支持體系,提升從業員就業競爭力與專業素養。負責人介紹調查結果。(主辦方提供圖片)
相關調查結果發布會上,工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梁孫旭出,澳門服務業從業人員培訓參與度偏低的問題較突出。為此,建議多方形成合力。政府應在政策、資源和監管3方面發力。政策上,通過稅收減免等措施鼓勵企業重視員工培訓,推行彈性工時和帶薪培訓假制度;資源上,設立培訓補助金,搭建統一的培訓資訊平台;監管上,推動培訓課程與職業發展精準銜接,建立完善的技能認證體系。企業需建立培訓與員工發展的聯動機制,營造良好的學習文化。民間社團可從行業引領、社區支援和公益參與等方面提供助力。從業員自身也應提升參與培訓的意識,積極主動參與職業培訓。
澳門服務業總工會理事長鄺子豐根據調查結果,為提升澳門服務業職業培訓質量提出改進建議。培訓課程與學習模式方面,四成受訪者認為課程種類欠缺多元。特區政府與相關機構應定期聯合行業協會、民間社團等開展需求調研,開設新興技術、國際化標準等課程,融入澳門文旅特色打造本土品牌,鼓勵機構與企業研發定製課程。推廣混合式學習模式,整合線上理論與線下實踐,政府出台激勵政策,為企業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援。
鄺子豐強調,心理調適與壓力管理培訓也不容忽視,接近三成受訪者關注此類培訓,政府應鼓勵心理諮詢機構與企業、民間社團合作開發課程,企業要創造健康的工作環境,政府可將心理健康納入公共職業培訓體系,提供補貼鼓勵從業人員參與。